9医院手术部(室)建筑布局

o手术部(室)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o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o手术部(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o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o手术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

o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

o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

10新生儿病室的设置与布局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12

o新生儿病室是设置在医疗机构内,收治胎龄32周以上或出生体重克以上,病情相对稳定不需重症监护治疗

o新生儿的房间,可以设一间或多间。

o医院应当在儿科病房内设置新生儿病室。

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o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o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

o医院医院、妇产医院和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可以设置独立的新生儿病房。

o新生儿科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有条件的可设置早产儿病室。

o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11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和隔离

o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

o基本要求:

n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

n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o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n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n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透析准备室要储备消毒物品,应划清洁区比较合适)。

n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n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o血液透析室应设有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独立的隔离透析治疗区,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用于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o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

12ICU的布局和隔离要求

《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9号),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o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医院感染。

o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部分术语-污染区

o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

v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

部分术语-两通道

o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部分术语-缓冲间

o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部分术语-负压病区(房)

o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病房)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

o负压病区(房)排出的空气需经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

二隔离的管理要求

o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医院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

o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

o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o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o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o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o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o患者的隔离:

v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v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v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o医务人员的防护:

o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o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o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o传播距离较远。

o常见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结核、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

o原则: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标准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o患者的隔离:

v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v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v病情容许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v应严格空气消毒。

o医务人员的防护:

v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v进入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v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o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o近距离(1米以内)传播。

o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百日咳、白喉、流脑等。

o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o患者的隔离

v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v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v减少转运;当需转运,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v患者病情容许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

v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v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o医务人员的防护

v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v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z/93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