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孩子尿频,一定是尿路感染吗
疫情期间,一天我正在诊室坐诊,一家四口人焦急带着一个小女孩来看病,原来小女孩最近半个月出现白天尿尿频繁的情况,医院按照尿路感染治疗一直不见好转,家里心理非常焦急,医院咨询。
在家属焦虑的眼光注视下,我详细询问小女孩情况,小女孩名叫贝贝,5岁6月,近半月白天尿尿特别频繁,白天大概15-20次,每次尿的不多甚至有时会有排尿费力的表现,但无尿痛等症状,夜间睡眠时不起夜、不尿床,可以睡一整晚。做了尿常规、尿培养及泌尿系统B超,血糖均正常,记录24小时饮水量和尿量均正常,给孩子体格检查,都是正常的,根据结果,排除了尿路感染、糖尿病、肾性尿崩症等原因导致尿频。考虑孩子情况属于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给家属充分沟通,减少了大人焦虑情况,对孩子采用心理干预后,继续随访过程中,孩子日间尿频情况慢慢好转。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儿童尿频不一定是尿路感染,疫情期间,我们已经接诊较多特异性日间尿频的儿童。
01什么是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是指之前已形成的正常排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在整个白天、白天部分时间段或晚上临睡前出现排尿次数增加,排尿频率为数分钟至几十分钟1次,每次排尿量较少,不伴有尿痛、发热、烦渴多饮等。简单说就是白天排尿次数增加,夜晚睡眠时无尿频,排除了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因素影响,这一类尿频,我们统称为特异性日间尿频。
特异性日间尿频不是病理性的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病因尚不明确。正常的排尿机制由脊髓反射完成,随着小儿的逐渐成长和发育,逐渐建立脑干-大脑皮质层控制,通常在3岁以后就能对排尿进行良好控制。小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够完善时,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就较弱,当环境改变、受到惊吓、精神紧张、以及社会心理压力因素影响时容易导致膀胱神经功能失调,发生排尿障碍。社会心理因素和精神压力可能是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的主要发病诱因。大量饮用富含草酸的饮料或酸性果汁的习惯(如橙汁、苹果汁、葡萄汁等)可能与之相关。
02治疗
大部分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是一个自限性过程,有社会心理和精神压力诱因者,以精神和情感支持为主,家庭成员首先需减少焦虑,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使其减轻心理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对缓解尿频症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饮食上减少草酸饮尿或酸性果汁咖啡因摄入,对于心理干预疗效差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03儿童出现日间尿频症状时,家长需怎么做?
在家长需要做好详细的排尿日记,提供有关排尿和排便习惯、排尿频率(次数)、排尿量、夜间排尿量、尿失禁发作次数和时间,24小时液体摄入量的记录。排尿日记至少应进行2天,带医院就诊,排除疾病或药物原因等导致尿频后,需要家庭成员一致减少焦虑,减轻孩子心理负担,去除不良精神环境刺激,多数孩子会慢慢好转,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干预。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3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