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识直肠肛管良性疾病

1、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产生在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其周围软组织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发展为脓肿。多数脓肿可穿破皮肤或在手术切开后构成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以青壮年多见。

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脓肿以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为常见,位置多表浅,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感染症状少见。多表现为肛周延续跳动性疼痛,可因排便、局部受压、摩擦或咳嗽而加重;病人因疼痛而坐立不安、行动不便。初期局部红肿、发硬,压痛明显,脓肿构成后则有波动感,若自行穿破皮肤,则脓液排出。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较为多见。因该间隙较大,构成的脓肿较大且深,全身感染症状重。病人在病发早期就出现寒战高热、乏力、纳差、恶心等全身表现。病变局部由持续性胀痛逐步发展为明显跳痛。有些病人可出现排尿困难和/或里急后重。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较前两者少见。因此处位置深、空隙大,全身感染症状严重而无典型局部表现。初期就可出现延续高热、恶心、头痛等。局部症状为会阴和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尽感等,有时伴排尿困难。肛门周围无异常体征。

2、肛瘘

肛瘘为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份组成,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临床表现

1、症状病人常有肛周脓肿的病史,因脓、血性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引发局部瘙痒。较大的高位肛瘘外口可排出粪便或气体。

2、体征肛门周围可见1个或数个外口,排除少许脓性、血性或粘液性分泌物,部份病人可产生湿疹。外口呈红色乳头状隆起,压之可排出少许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可有压痛。

3、肛裂

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构成的经久不愈的小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人。

临床表现

病人多有长时间便秘史,临床多表现为典型的、反复发作的疼痛、便秘和出血。

1、疼痛为主要症状,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干硬粪便刺激裂口内神经末梢,表现为肛门出现炙烤样或刀割样剧烈疼痛;便后略减缓,数分钟后由于肛门括约肌出现反射性痉挛,再次产生剧痛,常延续30分钟至数小时,直到肛门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减缓。

2、便秘肛裂构成后病人常常因惧怕疼痛而不愿排便,故而更加重便秘,粪便更加干结,构成恶性循环。

3、出血由于排便时粪便擦伤溃疡面或撑开肛管撕拉裂口,创面常有少许出血。鲜血可见于粪便表面、便纸上或排便进程中滴出。

4、痔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临床分度和表现

病人多有便秘、饮酒或进刺激性食品等诱因。

1、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痔块脱出。便血的特点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若产生血栓、感染及嵌顿,可伴随肛门剧痛。便血较轻时表现为粪便表面附血或便纸带血,严重时则可出现喷射状出血,长时间出血病人可产生贫血。

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块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痔块在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可自行回纳;

Ⅲ度:偶有便血,痔在腹内压增高时脱出,没法自行回纳,需用手辅助;

Ⅳ度:偶有便血,痔块长时间脱出于肛门,没法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湿润、有时伴局部瘙痒。若构成血栓性外痔,则有剧痛,排便、咳嗽时加重,数往后可减轻;在肛门表面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

3、混合性痔兼有内痔及外痔的表现,严重时可呈环状脱出肛门,呈梅花状,又称环状痔;若产生嵌顿,可引发充血、水肿乃至坏死。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jc/8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