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常识 >> 宝宝七大腹泻及症状
说起孩子腹泻,我想每个爸爸妈妈估计都经历过,也正因为比较常见,所以大部分家长可能都并不是太过在意孩子拉肚子这件事,最多也就是给孩子吃点益生菌之类的护理肠胃,加上在饮食上稍作注意;殊不知腹泻常见,而发病原因却各有不同,身为宝宝的第一监护人,下面这些知识会帮助你大大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水平。
本文详述宝宝七大腹泻的原因,包括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受凉或感冒引起的,饥饿型腹泻等。
◆◆肠道病毒感染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
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半患儿还会有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呕吐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腹泻最严重。
◆◆肠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是痢疾。
症状:
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脓血便等表现,幼儿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
◆◆受凉或感冒引起
宝宝娇弱的体质,面临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凉、感冒,继而出现消化不良。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5次以下,大便带颗粒、酸臭,因为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有时会腹痛,便检无细菌和病毒感染。保暖后、感冒恢复或减少食量时会缓解并恢复。
◆◆没有吃饱的饥饿型腹泻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入食物太少而引起的腹泻。进入食物太少,患儿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促使肠蠕动增快,患儿进食量越受限制胃肠内食物越少,饥饿性肠蠕动越明显。伴随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出现腹泻,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患儿,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地限制饮食量或只让饮汤水之类,由此产生肠蠕动增剧,排出稀清黏液便。很多家长误认为炎性大便,进一步加以限制食量,造成恶性循环,加重了病情。
症状:
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护理中食量减少得不到缓解或加重腹泻。
◆◆过敏性腹泻
进入宝宝肠道的细菌、病毒、各种食物都是抗原。宝宝的肠粘膜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形成了粘膜屏障,防止这些抗原进入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或丧失时,这些抗原便进入人的体内,激发人体产生主要为lge型抗体,抗体与这些抗原再次相遇时便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胃肠道疾病。这种腹泻会有家族过敏史或者个人过敏史,也是区分一般肠炎的方法;过敏性腹泻也是属于自限性疾病,会反复发作,但愈后良好。
症状:
在宝宝2个月时便会出现症状,主要为腹泻,大便型呈烂糊状,严重时可呈水样状,带粘液或血,6个月至14岁患者可出现较严重全身症状,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贫血、发育营养障碍。
◆◆乳糖不耐受症腹泻
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新生儿吃奶粉或母乳就腹泻,多为此原因,与家族遗传有关。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腹泻后,吃含有乳糖的食物会再次腹泻,带宝宝乳糖酶分泌足量或活性恢复后,症状消失,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
亚洲成人有70%左右为乳糖不耐受体质,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后乳糖酶分泌会逐渐减少。
症状:
腹泻次数多,严重者一天可达10次,婴幼儿尿布上常常有黄色或青绿色稀便,腹部有“咕噜”声,总放屁,容易出现肠绞痛,宝宝易哭闹。
◆◆母乳型腹泻
母乳型腹泻一种是乳糖不耐受引起;一种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分泌过高引起,刺激宝宝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了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出现的稀便,会随着母乳中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和后期辅食或奶粉的添加,稀便症状逐渐消失。宝宝食欲和睡眠正常,发育达标,不用做特殊治疗。
温馨提示:1、若宝宝腹泻次数不多,没有其他症状,医院化验,医院,以防交叉感染。(取一些有液体的大便,放在干净、不渗水的盒子里,或用保鲜膜包好,在2医院检查化验)。
2、除了腹泻,还有出疹、高烧、大便次数超过8次以上等症状,医院检查。
3、当宝宝出现口唇干燥、面色发灰、尿量减少及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医院。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