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母乳捐赠吗?有些妈妈因为母乳过多而烦恼,又觉得浪费可惜。然而,唯有专业机构护航,才能保证母乳捐赠的卫生和安全。

在福建省厦门市,福建医科医院的母乳捐赠中心(母乳库)运营不到3年,已经获得位爱心妈妈累计捐献母乳量56万余毫升,共计有位住院宝宝接受过捐赠母乳的喂养。近日,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张晓岚接受了本报通讯员采访,分享了自己“为爱坚持、为生命接力”的工作体悟。

张晓岚正在为新生儿查房。

母乳捐赠,“不独子其子”

张晓岚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科系,她十分喜欢孩子。工作5年后,她选定了更具挑战性的亚专科——新生儿科。从业20多年,张晓岚从不惮于当学生,学新知,刻苦、勤奋、坚持自我提升是她的标签。

福建医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张晓岚。

年,她在加拿大医院学习期间发现,加拿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较10年前显著降低,早产儿相关并发症也大幅减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给予充分的母乳喂养支持,临床治疗中普遍应用了捐赠母乳,且喂养方案积极有效。”

回国后,她就带领团队开始筹建母乳捐赠中心。“我很诚实地告诉院领导,筹建母乳捐赠中心投入不小,但却非常必要。”张晓岚介绍,医院予以大力支持,承担了包括检验项目等所有开销。为了实现捐赠母乳的规范化闭环管理,实现数据全程可溯源,医院信息科还专门开发了相关软件。年11月17日,即“世界早产儿日”,厦门市首家母乳捐赠中心在该院建立。

据估算,目前该中心年均投入超过15万元。张晓岚介绍,应用捐赠母乳后,按照国外积极的肠内喂养方案,早产儿可以很快达到全肠道营养,这不但缩短了静脉营养时间,还能减少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

中心很快迎来了第一位捐赠者。她是该院一位早产儿的母亲,她很快实现了纯母乳喂养,而且奶量还有富余,就主动提出捐赠给其他早产儿。随后,其他早产儿妈妈因为自己的宝宝曾经接受过捐赠母乳的帮助,受到感召,也纷纷捐出富余的母乳。这医院中的常态,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也没有中断,甚至有家庭为保证捐奶的安全,特意购买了单独的冰柜来储存母乳。“现在,我们NICU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达到%,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极低。”张晓岚说。

“百家奶”养大的早产儿们

今年1月,福建医科医院和厦门医院联合救治了一例国内罕见的高风险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过两院的共同努力,来自泉州的24岁产妇小李顺利剖出男婴。

这名男婴是28周出生的极早产儿,出生体重仅1千克,各器官发育未完善,全身青紫、四肢松软、没有自主呼吸。住院2个多月,男婴累计接受捐赠母乳超过1.1万毫升,喝过10位爱心妈妈捐赠的母乳,在张晓岚团队的精心照护下,从气管插管到自主呼吸,再到体格逐渐壮实,他和妈妈一起康复起来。后来,孩子的父母给他取名叫“弘心”。孩子爸爸说,母子俩能康复,全靠弘爱和厦心两院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爱心照护,取名“弘心”是纪念更是感恩。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让张晓岚对小弘心一家印象深刻:“在付出爱和人文关怀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理解和温暖。”

资料图片:33周出生的早产女婴。

每当说起自己救治的孩子,张晓岚就“刹不住车”了。科里还做过一个叫《小言NICU历险记》的照片集。小言是去年年底入住NICU的超早产儿,胎龄26周,出生时体重不足1千克,因动脉导管未闭命悬一线。今年2月初,小言完成了福建省内首例NICU内超早产儿动脉导管结扎术。因患有超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小言一直在NICU接受呼吸与营养支持。

住院期间,小言的母亲因病奶量骤减。为让小言吃饱“饭”,张晓岚团队想尽办法。经与家属商量,通过媒体向厦门市发出捐赠新鲜母乳的号召,一天内,就有70余位爱心妈妈报名。最后,由十几位爱心妈妈接力,超过3万毫升的新鲜母乳帮小言从“小病号”变成“大宝贝儿”。张晓岚介绍,医院截至目前接受捐赠母乳最多的“团宠”宝宝。

提倡母乳喂养,我们在行动

  “对早产儿来说,母乳不仅是食物,也是救治过程中的‘良药’,母乳喂养会大大减少早产相关并发症。”张晓岚介绍,目前,一些孕产妇、月子中心机构甚至许多医务工作者仍缺乏对母乳喂养的科学认知和充分重视。加强科普培训及宣教,倡导和推广母乳喂养,成了张晓岚的心头大事。

资料图片: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许多家庭会优先选择母乳喂养。

  “我们设立了专职的母乳喂养咨询师岗位,提供免费服务。”张晓岚介绍,每一名早产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师都会及时到病床边宣教,帮助早产儿的母亲收集初乳,免费提供并指导使用泵奶器。

  出院前,母婴会入住家庭化病房,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培训。出院后,母乳喂养咨询师会定期随访,提供后续指导和帮助。同时,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公益门诊,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支持。规范化、精细化、个体化、不间断的全流程支持,帮助提升纯母乳喂养的依从性。

“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评估,也做了很多努力。”张晓岚坦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持母乳捐赠中心“不打烊”,确实压力不小。她和团队成员到捐赠家庭查看环境,评估卫生条件,严格执行抽血筛查、签署同意书,指导规范化泵奶操作、存储母乳及消毒流程等。

谈到未来,张晓岚表示,希望可以成立一个公益性共享平台,扩大捐赠母乳的提供者和受益者人群。同时,也计划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而帮助到更多有需求的院内外患儿。

“我爱这些小生命。他们看起来很脆弱,其实顽强又神奇,我愿意为他们付出终生的努力。”张晓岚说。

通讯员/郑艺姝

编辑/唐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58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