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常见幼儿肠道性疾病有哪些及预防方式
常见幼儿肠道性疾病
有
哪
些
及
预防方式
当前已经进入夏季
气温急剧升高
幼儿的抵抗力也在随之下降
夏天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期
危害着孩子的健康
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正在进行中
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忽视孩子们的健康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常见的幼儿肠道性疾病有哪些
应该怎么去预防吧
一、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也较常见,亦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及食物也可造成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少去或尽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②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接触了公共设施之后,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婴幼儿,他们使用的玩具、奶瓶等要定期消毒;
③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④饮食丰富有营养,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活动,提高抵抗力。
二、手口足病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那手口足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疱疹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所以家长在照顾孩子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要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接触。
3、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体质。
4、要调理脾胃,及早治疗。
5、被污染的日用品以及食具应消毒,患儿的粪便及排泄物可以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于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6、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者是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
7、家长应该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的环境卫生。
8、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餐具等物品清洗消毒。
三、其他肠道性疾病
其他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有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急性慢性胃肠炎,阑尾炎等。
预防肠道健康疾病平时不喝冷水生水,不吃变质不洁净的食物。生食蔬菜瓜果之前一定要清洁干净,饭前便后把手洗,经常给孩子修剪指甲,不吃隔夜食物,适当补益生菌。
最后,
祝小朋友们有一个快乐的暑假!
编辑:任娟
审核:张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