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最近总爱挑食,有时还磨牙、呕吐、腹泻!是不是肚子里面有蛔虫啊?”

“医生,我家小孩儿应该吃什么打虫药啊?”

“医生,怎样才能避免感染蛔虫呢?”

不要急,今天让我们来扒一扒你“肚子里的蛔虫”。

什么是蛔虫病?

蛔虫全名叫做似蚓蛔线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可引起蛔虫病。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阑尾蛔虫病和肠穿孔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图片来自网络)

怎么确定是不是蛔虫感染?

●病史:是否有粪便、呕吐物中蛔虫排除史。

●临床表现:脐周疼痛、反复发作、食欲下降、面色萎黄、烦躁易怒、磨牙等。

●实验室检查:粪便中蛔虫虫卵及原虫的检查是常用以诊断肠道寄生虫病的方法和重要依据。

(图片来自网络)

蛔虫是怎样感染人体的?

蛔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每条雌虫每日产卵可达20多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受精卵2~3周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经不洁食物,污染的水等被人吞食而使人体感染。该病的流行与卫生环境密切相关。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蛔虫?

根据年《全国人群蛔虫感染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4岁以下儿童和从事农田劳动的农民为高感染人群。其原因与低龄儿童的卫生习惯较差和后者的职业特点相关。

常用的驱蛔虫药物有哪些?

蛔虫病的治疗主要是驱虫治疗。对于并发胆道蛔虫症的患者,还应予以镇静止痛、解除痉挛、预防感染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驱蛔虫药物。

(图片来自网络)

甲苯咪唑(安乐士)

作用: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入,导致糖原耗竭,使虫体无法生存。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1片,连服3日。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

作用:具有麻痹虫体的作用,使虫体不能在肠壁吸附,只能随粪便排出体外。

服用方法:按体重1kg给药mg,每天最大计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续服用2日。

禁忌: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或癫痫患者禁用。

左旋咪唑(驱钩蛔)

作用:能抑制虫体肌肉酶的活性,使肌肉发生持续性收缩而麻痹。

服用方法:成人1.5-2.5mg/kg,空腹或睡前顿服,小儿剂量为2-3mg/kg。

禁忌:肝肾功能不全、肝炎活动期、妊娠早期或原有血吸虫病者、2岁以下儿童禁用。

阿苯达唑(肠虫清)

作用: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糖原耗竭,并且阻止虫体能量的产生,使其无法生存和繁殖。

服用方法:口服,0.4g顿服。2-12周岁小儿单纯蛔虫感染,0.2g顿服。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儿童、肝肾功能不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驱虫药可不是糖果哟~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如何预防蛔虫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正确使用驱虫药?

●勿盲目自行购买驱虫药物给儿童服用,如果怀疑儿童有蛔虫感染,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确认后方可根据医生推荐药物和剂量购买使用。

●服药前应先仔细阅读说明书,很多驱虫药物禁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年纪过小的幼儿及其他一些疾病患者。

参考文献:

1.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孙凤华,沈明学,徐祥珍等.全国人群蛔虫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病原微生物学杂志,,3(12):—.

来源:重庆医院药学部

作者:林琳

审稿人:罗文、李正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27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