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饮食 >> 药物介绍抗眼部感染的药
部感染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眼部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最常受到感染的部位包括眼皮、结膜、角膜和巩膜。常见的抗眼部感染药物主要有抗眼部细菌感染药和抗眼部病毒感染药两大类。
一抗眼部细菌感染药
(一)作用特点 局部给予抗菌药(滴眼剂、眼膏剂)是眼科细菌感染疾病的首选方法。局部用药作用直接、疗效显著、用量较小。 仅在严重感染病例时全身给药。
(二)代表药物
常用的抗眼部细菌感染药物有以下几种:
1.氯霉素
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沙眼。 (1)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口腔苦味,属于氯霉素特性,不必恐慌,可继续使用 (2)长期使用可引起视神经炎或视盘炎(特别是儿童)。此时应该停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治疗。
2.红霉素
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3.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术后感染。
4.利福平
细菌性外眼感染,如沙眼、结核性眼病及某些病毒性眼病。
(1)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伤口愈合延迟等,应避免拔牙手术。
(2)治疗沙眼至少需要6周时间。
5.四环素可的松
沙眼、结膜炎。 长期频繁使用可致青光眼、白内障和眼部真菌感染;角膜、巩膜溃疡者用后可能会引起穿孔。
(三)特殊细菌性眼病的治疗 ◆淋球菌性结膜炎——需同时使用全身及眼局部抗菌药。 ◆衣原体感染会导致致盲性沙眼和包涵体性结膜炎——须口服阿奇霉素+局部滴眼剂(氧氟沙星、利福平、磺胺醋酰钠)。
◆细菌性眼内炎——结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及全身途径来给予抗菌药物。其中以玻璃体腔内注射最为重要。 ◆眼科手术后引起的细菌性眼内炎——眼内注入万古霉素或头孢他啶。
(四)禁忌证 1.抗眼部细菌感染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诱发耐药菌株或真菌感染。 2.单纯疱疹性或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禁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剂。
(五)用药监护 I.监护给药的合理性 1.滴眼剂一次1滴即可。可每间隔2h给药1次。 2.痊愈后仍需持续用药48h。 3.药液不可直接滴在角膜上; 4.滴药后切勿用力闭眼,以防药液外溢。
Ⅱ.监护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 糖皮质激素优点是抗炎、加速治愈;但其存在很大风险——诱发真菌或病毒感染、延缓创伤愈合、升高眼压和导致晶状体混浊。 尤其不能给尚未确诊的“红眼”患者开具糖皮质激素类药。因为“红眼”也可能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此时激素类药物会加重感染。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不应当超过10日,并定期测量眼压。
第二节 抗眼部病毒感染药
眼部病毒感染疾病一般为疱疹病毒引起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治疗此类感染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碘苷。
代表药物:
更昔洛韦(滴眼液)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偶见白细胞下降,故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严重血小板减少者禁用。
动动手指,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