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症状 >> 育儿小常识掌握好要点,让带娃不再艰难
英博君每天在后台都能收到不少妈妈咨询的育儿问题,为此特设育儿小常识版块,让家长们带娃不再艰难。
一、黄疸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黄疸的发生一般是由于血液中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加。新生宝宝的肝脏未发育完善,未能很好地代谢血液中增加的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而引起黄疸。先是面部变黄,然后巩膜也变黄,接着是在身体上出现。一般皮肤变黄的程度较轻,而且手掌和脚掌很小出现。精神和食欲没有明显变化。
生理性黄疸:
足月宝宝通常出生后2-3天后开始出现,持续4-6天,在生后7-10天内逐渐消退。但早产生的黄疸在出生后3-5天才出现,6-8天达到高峰,黄疸消退的时间较晚,通常需2-3周左右才能消退干净。
病理性黄疸:
1、变黄程度较严重,如除面部、躯干、四肢外,手掌和脚掌也出现变黄;
2、皮肤变黄时间长,足月的宝宝超过2周以上或更长的时间,早产的宝宝也已超过生理性黄疸期限,即大于3周;
3、黄疸时轻时重,不像生理性黄疸那样皮肤黄,越来越轻,或是黄疸消退后重新又出现;
4、宝宝同时伴有精神和食欲不佳,如不愿吃奶,吸吮无力。没精神、出现呕吐或腹泻、发烧、低温、大便颜色发白,肝和脾肿大等。这一般是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肝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5、母乳性黄疸: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黄疸减轻就可确定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如较轻,可继续吃母乳;如较重,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二、宝宝打嗝怎么办?
打嗝原因:是由横膈膜肌肉突然的强力收缩造成的,同时还会伴随不自主的“嗝”声。
与大宝宝比较,大部分的小宝宝似乎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除非连续过长的打嗝,才会干扰到饮食等正常生活。
处理方式:
1、将宝宝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宝宝地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一般到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
2、不要在宝宝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凶时喂奶,也是避免宝宝打嗝的措施之一。
3、如尝试了以上方法无效可尝试以下方法:将宝宝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三、宝宝3个月,不肯吃奶嘴,将母乳挤到奶瓶中也不吃,只吃妈妈奶头,怎么办?
1、彻底断妈妈奶头:首先确定是否完全只用奶瓶喂,有些妈妈晚上自己喂奶,白天用奶瓶喂,这样会导致宝宝忘不了奶头的感觉,从而不轻易接受奶瓶,建议都用奶瓶喂,多做尝试,宝宝饿了自然就会接受奶瓶喝奶。
2、考虑换奶嘴:不同奶嘴之间有差异,建议换一个更接近妈妈乳头感觉的奶嘴试试看。
3、仔细观察宝宝口腔内是否有溃疡或咽喉部位是否有充血水肿等情况,如有此情况,宝宝接触到奶嘴后会造成疼痛,从而不吃奶嘴。
4、宝宝3个月处于厌奶期,开始有自己的选择,父母应多做尝试(10-15次),每顿喝奶时间不超过30分钟,若前15分钟仍未顺利喝完的,建议尝试用小勺喂食,若仍不肯喝的,等到下顿再喝(4小时后)。
四、便秘发生的原因及日常护理?
便秘是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
常见原病因有:
1.饮食不足:宝宝进食太少时,食物残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
2.食物成分不当: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或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这种情况很常见。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护理:
1.注意给宝宝吃新鲜果汁,蔬菜水、菜泥等一些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便于有助于形成大便松软,并刺激肠道蠕动。
2.多喝水有助于软化大便,在建议给宝宝喝白开水,如宝宝不喝水的情况下加入小量萄葡糖,有助于软化大便。
3.严重的便秘建议带宝宝去看医生。
赞赏
长按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by/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