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防控三字经

少出门,少聚集;

勤洗手,勤通风;

戴口罩,讲卫生;

脏口罩,不乱扔;

打喷嚏,捂口鼻;

喷嚏后,慎揉眼;

有症状,早报告,

早就医,早隔离;

不信谣、不传谣;

抵野味,强营养;

多锻炼,足睡眠。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防护知识要知道

一、基础知识篇

Q: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A:新型冠状病毒是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一种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被WHO命名为-nCoV。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Q: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A: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者、孕产妇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Q:3.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A: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被另一个人吸入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接触传播:一是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二是接触被病原体的污染物品传播。Q:4.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临床表现?A: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以发热(体温高于37.3℃)、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Q:5.什么是密切接触者?A:指14天内曾与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密切接触者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应进行14天的健康观察。

二、学校防护篇

开学前防控工作

1.加强重点人群排查

各学校要对师生员工进行全面摸排,要掌握其寒假期间有无湖北省(武汉市)等疫区的旅游居住史,目前是否仍在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等疫区出差、休假、旅游、探亲等临时停留,有无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人等高危人群等;要及时通知从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等疫区返回北海的师生主动到所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委)进行登记,并主动居家进行医学观察满14天后无异常方可返校。若是确诊或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须取得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部门发放的“解除医学观察隔离”的证明书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2.提醒外地师生返校安全

提醒师生严格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返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口罩。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旅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旅途中如需要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开展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做好校园、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为师生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清理卫生死角、风扇积尘和各类垃圾。开展除“四害”和可能出现的毒蛾、隐翅虫、蚂蚁等危害师生身体健康和影响教学环境的有害生物开展消杀工作。校园内不饲养禽、畜。

4.加强宣传教育

做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的宣传,确保人人了解预防知识,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建议师生开学前尽量居家,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5.加强师生健康监测

建议师生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并按要求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建议主动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

6.贮备防控物资

落实防控经费,加强物资储备,提前准备防控所必需的口罩、红外体温测量仪、体温计、消毒药械、洗涤用品、手套等物资。准备相应的隔离室,寄宿制学校至少准备2个隔离室,男女生各一个,在发现疑似病例待转诊时隔离使用。

开学后日常防控工作1.上班(学)途中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或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进入校园前

教师自行、家长对学生在家进行健康监测,每天早上上班(学)前监测体温和自我观察,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

3.进入校园后

(1)学校严格落实以班级为单位的晨(午)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启动体温监测制度,每日2次测量体温,密切监测师生的健康状态。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教职工、学生要配合校医或保健老师监测体温,如体温≥37.3℃,请勿入楼工作或上学,要配合校医或保健老师开展调查,居家观察休息,医院就诊。

4.不同场所的防护要求

(1)教室。保持教室清洁卫生,教室定期通风换气。天气暖和时所有教室门窗打开,保持空气对流;天气寒冷上课时打开背风侧的窗,每节课后教室均应全面开窗通风,中午及大课间应保证教室通风30分钟以上。使用空调的教室,课间均应全面开窗通风。

(2)办公室。保持办公场所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多人办公时、传阅文件时须佩戴口罩。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须佩戴口罩。办公楼公共区域由专人负责消毒。

(3)会议室、报告厅、体育馆。师生进入会议室、报告厅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1-2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开水浸泡消毒。体育馆场馆开放时,要定员开放,避免人员密集。

(4)食堂。师生就餐时,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注意手卫生,口罩在进食前摘掉,进餐时不要大声说话。食堂要每日对餐厅内及餐具进行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食堂工作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操作时生熟分开,勤洗手。

(5)实验室。严格实验室操作管理,每日开窗通风,物品表面要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师生在实验室内全程佩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如条件允许,减少人员密集上课;工作服要及时用洗衣皂和清水洗涤并烘干;离开实验室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清洗双手;口罩如已经污染或潮湿,要立即更换。

(6)寝室。寝室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通风换气时,不仅要窗户与门同时开放,寝室内学生床铺的床幔也要完全打开,如果对面有寝室,与对面寝室一起打开门窗,让空气充分对流交换,保证室内空气清洁。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也要注意防止采暖设备出现故障。保持寝室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寝室公共区域走廊、卫生间、洗漱区等,温度适宜时,保持长时间开窗通风。走廊、卫生间、洗漱区等每日进行专业消毒剂消毒。

(7)校内超市等公共区域。校内超市、小卖部等公共区域每日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人员上班前监测体温,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对超市内货架、收银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相关规定管理超市内食品。师生进入超市时须佩戴口罩,购物后建议采取电子支付方式结算,尽量减少室内停留时间。

(8)电梯。提倡不搭乘电梯,走楼梯更健康更有利于防护。必须搭乘电梯时,要全程佩戴口罩;下电梯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电梯要由专人每日进行消毒或空气喷洒,按键面板及地面要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并做好记录。

5.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6.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早操和课间操化整为零,以班为单位进行,开始和结束时不再集中。

7.来访人员要求

安保人员对来访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以及体温检测。来访人员须佩戴口罩,经检测体温在37°以下,方可入内。

出现疑似病人和疫情时的防控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病人和疫情时,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还须实施:

(1)疑似患者应立即戴上口罩就医。

(2)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3)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

(4)学校由专人负责因病缺勤和隔离观察学生的家访联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

(5)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的处理等工作。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教室、寝室及公共教室如电脑室、图书馆等区域的消毒与通风。

(6)学校对因病缺勤和隔离观察学生可开展网络教学、补课,对于因病误考者,安排补考。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如何做

1.对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1)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交叉感染。(2)公用物品、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消毒;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3)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①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mg/L~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②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mg/L~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2.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1)有效氯浓度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①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比例稀释;②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③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mg/片-mg/片):1片溶于1升水。(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4)注意事项①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未成员人请勿触碰。②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三、个人防护篇

●洗手篇●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第七步:旋转揉搓腕部直至肘部

附图: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1)先将手洗干净,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2)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居家防护篇●

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保障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z/1028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