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孤独感”,

让养宠群体逐渐庞大了起来。

许多人都喜欢以养宝贝“毛娃”的方式,

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缓解快节奏,释放压力。

随着养宠人群越来越壮大,

反对的声音也日渐增多。

更有不少“谣言”,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传播之势愈演愈烈。

甚至还在小范围内刮起了

“遗弃风”“清除风”等

非常消极的思想及行为。

而弃养和杀害宠物等行为

不但违背了道德准则,

更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你的身边,

是不是总有些人把“畜生都是脏的”

“都有细菌、会长虫”挂在嘴边,

并劝说希望身边的人放弃饲养宠物呢?

那么,他们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到底什么是“人宠共患病”吧!

人宠共患病到底是什么?

显而易见,“人宠共患病”就是指能够在人和宠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比“人兽共患病”的范围小些。

一般来说,人宠共患病可以分为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或易感动物)。

传染源

无论人还是动物,都可以是”共患病“的传染源,即人是可以把病传染给动物的,雪貂会感染人流感,而灵长类动物可能感染的人类疾病更多。

传播途径

“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根据疾病的种类不同,会有非常多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接触传播、粪口传播、体液传播等等。

易感人群

包括但不限于宠物主人、繁殖者、兽医等与动物有较多接触的人,一般来说更容易传染给体弱、免疫力差的人。而有些病原体本来是无法感染人的,而免疫受抑制的人群(如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都有可能会被感染,如一些呼吸道真菌感染。

易感动物

因为人也可以作为传染源,所以也存在易感动物这一群体,即与人类接触较多或者体弱多病的动物。同理,在动物抵抗力非常差的时候,也可能会被传染本不易得的疾病。

如何预防?

根据饲养的宠物种类不同,我们需要注意预防的疾病也不一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常见宠物会有什么类型的“共患病”吧。

养犬人群

需要注意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

养猫人群

需要注意狂犬病,弓形虫病,猫癣等。

鸟类爬宠人群

鹦鹉热、沙门氏菌病等。

在了解了自家宝贝们可能传播的疾病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免疫啦。

但除了狂犬病以外,以上提到的其他疾病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疫苗。所以,大家还需要做好以下措施来避免自家宝贝无意中成为传染源哦:

1、购买宠物前的检疫工作:异地购买宠物,应让卖家提供检验检疫证明。2、购买后隔离期的设置;最常见的是家中原有宠物,在添加“二宠”时,“原住民”和“二宠”可能相互传染疾病。3、定期体检;确保宠物没有隐性疾病。4、保持宝贝清洁。5、定期免疫驱虫:需按建议时间间隔用药。6、避免自家宝贝接触有患病风险的其他动物。

最后,在切断传播途径方面,可以采用及时用洗手液洗手的方式来预防,专业兽医表示实际效果不错。

此外,对于被患病动物污染了的物品和环境,都应该经常彻底消毒,或者丢弃。没有患病动物的用品则需要定期清洗,保持卫生。

只要做好预防,从宠物身上感染疾病的概率微乎其微。

下期,我们将请到专业兽医及感染性疾病科的人医给大家详细介绍狂犬病和弓形虫病,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z/1024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