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药物对宝宝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当了父母之后最怕的莫过于孩子生病,孩子病了最怕的莫过于医生说需要使用抗生素!
的确,小儿生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而且由于我国对抗生素的管控并不严格,因此容易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许多家长对抗生素产生了恐惧感,谈“抗生素色变”,甚至不管疾病的情况拒绝使用抗生素,那么抗生素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1.到底什么是抗生素?
简单的讲抗生素是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药物,习惯称抗菌素。
2.小儿常用的抗生素分哪些?
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包括红霉素、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的一类。
3.什么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小儿生病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推荐使用抗生素。通常家长们并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是细菌感染。因此父母们不要轻易自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也不能用于预防感染的发生,比如预防感冒、预防咳嗽转变为肺炎等。
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抗生素并不是“消炎药”,因此更不能轻易用来消炎。
4.抗生素使用是不是杀菌越广泛越好?
杀菌广泛的抗生素就像打仗时用大炮轰,对细菌全部消灭,对人体内寄生的有益菌也杀灭掉。
抗生素是专门针对细菌微生物感染所使用的,每一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杀菌范围,并且有自己的特效范围,如果刻意使用杀菌过于广泛的抗生素,且反复使用就会使得体内的细菌再也不怕抗生素。那么就很难再将其歼灭了!
在没有更高一级别的抗生素发明出来的情况下,对它就无能为力(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发明一种新药再投入临床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5.小儿使用抗生素种类是越少越好?还是越多越好?
大多数宝宝的疾病,使用一种抗生素就够了。使用抗生素并不提倡随便合用几种抗生素。因为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强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毒副作用或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当然,抗生素的使用并非越单一越好,使用必须依靠疾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许多严重的疾病常常是许多细菌共同导致的结果,单一使用抗生素会增加毒性,因此,联合使用抗生素有时也有必要。
6.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多长?
抗生素的使用后,在体内达到具有治疗作用的浓度需要一个时间段,如果频繁更换抗生素,反而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果是急性感染,用药2到3天效果不明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调整用药。有些家长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在疗程不够的情况下,自行减量或停药,由于自行缩短了疗程,用药不足,可能造成病情延长或加重。大多数抗生素的使用是3到6天。
7.小儿抗生素的用法?
小儿使用抗生素,能够口服的尽量口服,不能口服的可选择打针,推荐使用的顺序是:口服、打针、打吊瓶。不要一味追求快就轻易打吊瓶。
抗生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说到“滥用”,很多家长都不清楚其中的含义,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者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易致肝肾损伤因为很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和肾代谢的,在其代谢过程中对肝、肾器官产生损害,而孩子体内的各种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遇到抗生素的残害或潜在的残害,首当其冲就是肝、肾两个器官。
2造成二重污染如果在病毒感染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也可使体内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加重患儿病情;还会增加小孩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导致小孩二重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湿疹、哮喘等疾病。
3出现耐药性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病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如果细菌出现耐药性,一旦生病,就会用更多的抗生素对抗致病菌,致病菌为了抵抗抗生素就会加速基因变异。
4可致营养不良抗生素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会导致一些肠道疾病,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5破坏儿童免疫力抗生素杀死细菌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模仿细菌所需营养成分的结构,让细菌“吃掉”抗生素,使其不能再获得其他营养,最后把细菌“饿死”。长期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身体就会对抗生素产生依赖性,儿童体内的免疫力变得越来越懒,不会主动的对抗细菌,致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会下降。
所以,孩子的小病,千万不要急着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药物!
学会使用儿童推拿,受益无穷
控制饮食,做做推拿,很简单的程序
只要没有炎症,您可放心大胆的给孩子调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查看历史消息”阅读。如遇任何育儿或小儿推拿等相关问题,可添加或QQ号咨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