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认为便血就是痔疮,说到底是对便血症状了解不够全面,其实许多肛肠疾病都有便血症状。为了帮助大家准确判断自身的病因,我们梳理了几种常见的有便血症状的疾病,教大家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颜色等情况,判断出便血原因。痔疮对于痔疮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是由长期的饮食不当、久站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淤堵,局部静脉扩张和扭曲而成。按照位置来分,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痔友们在大便时,痔疮会因受到粪便的摩擦,导致痔核破损而出血。出血特征:便时或便后滴血、喷血,血色鲜红,与粪便不相融合,不含有黏液。随着痔疮病情加重,便血情况也会更加频繁,久之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肛瘘大部分肛瘘由直肠周围脓肿发展引起。出血特征:主要的症状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疮口反复地淋漓不断地向外流脓或脓血,甚至流出粪便。肛裂造成肛裂的原因通常是外伤、炎症刺激、女性分娩、肛门先天性狭小等。一般为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伤口难以愈合。且易受到干硬粪便的挤压反复开裂,导致出血。出血特征:常表现为粪便一侧带有鲜血,与粪便不相融合,不含有黏液,纸巾擦拭时可沾有少量鲜血,便后肛门疼痛剧烈,可持续半小时。直肠脱垂直肠脱垂也被称为脱肛,通常发生在中老年、多次分娩、身体瘦高者。但一般不会出血,只有当粪便过于干硬时,才会刮蹭直肠粘膜,导致出血。出血特征:通常粪便表面会带少量血或纸巾沾血,出血量较少,无明显疼痛感。直肠癌由于直肠内的肿瘤破损,渗出的血液会沾染在大便上,等大便被排出体外后,就会呈现出被暗红色或果酱色血液浸染的现象。出血特征:大便被暗红色或果酱色血液浸染,并沾有黏液,一般为粪便、黏液、血液相互混合。随着病情恶化,脓血便也会增多。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就是直肠粘膜上的多余赘肉,当靠近肛门口的直肠息肉表面发生溃烂时,就会被经过的粪便摩擦而引起出血。出血特征:出血量少,鲜红血,无痛感,无黏液,并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便血。当息肉数量增多时,血液可与粪便相融合,便血量也会增加。肠道感染由于病菌在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从而引起肠道溃烂、破裂、出血,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出血特征:一段时间内所排出的粪便都是紫黑色的脓血便,并伴有腹部绞痛的症状。肠炎多见于溃疡性肠炎,由于患处流脓或大便摩擦而出血。出血特征:有时为黏液便,有时为脓血便,血色鲜红或暗红均有可能。温馨提示,出现便血情况时一定要重视,及时找出病因,以防出现更严重的疾病。
(免责申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肛肠科主治: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脱肛、肛周炎、肛周脓肿、肛周湿疹、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直肠息肉等肛肠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vpuw.com//mjcczl/1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