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饮食 >> 夏季要防肠道传染病
夏季气候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同时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水灾之后,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容易导致肠道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
1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凡是病菌、病毒经口进入体内,在肠道内迅速生长繁殖而使人发病,并且能染给他人的疾病统称为肠道传染病。
2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手足口病、霍乱、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以及食物中毒等。
3
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的病人和带菌者均是传染源。病人及其带菌者体内的病原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和手,当健康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水源、食物后就会发病。因此,注意卫生、消灭苍蝇对预防肠道传染很重要。“病从口入”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只要我们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消灭苍蝇)就能预防肠道传染的发生。
4
常见肠道传染病简介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医院救治。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儿童可接种EV71疫苗,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
(二)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预防措施
1
食堂和家庭采购副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2
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再次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3
购买易生虫的蔬菜,若菜叶鲜嫩无虫眼,应留意是否被违章使用了剧毒的甲胺磷农药,购回家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但注意不要切碎后浸泡,以免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流失。
4
冰箱内贮存食品或使用刀、砧板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5
不喝生水、也不去夜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
6
饭前用流动的水洗手。
7
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应立即弃用,不要指望再煮沸烧透能保证安全。
8
洗干净的碗筷应由其自然干燥,不要擦干后存放。
9
一旦发生家庭中同时有三人以上出现呕吐、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症状,医院就诊。
5
洪涝灾害后如何防肠道传染病
01
喝开水
不要喝生水,因为洪水过后饮用水容易受到污染,而煮沸是最便捷可靠的消毒方法。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
02
吃熟食
食物要煮熟煮透。不吃腐败变质或直接受水浸泡过的所有食品,不吃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以及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碗筷应煮沸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
03
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把住“病从口入”关。
04
常清理
洪水退后,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开展内外环境消毒和卫生处理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
来源:杭州市疾控中心传防所
看了文章有帮助吗~请给我们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