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饮食 >> 家禽肠道反复,究竟何因
家禽在养殖过程中肠道不健康状况非常普遍,肠炎问题频繁发生,尤其是每到夏季,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很多养殖场老板就会头痛一个问题,鸡的肠道问题反复不断,治好了又复发,处理方案虽然很多,但效果还不好,或者不彻底,究竟是何原因?
其实肠道问题是一个小系统内的一个大类问题,诸如肠炎(细菌,霉菌,病毒性肠炎),肠毒综合征,球虫,肠道寄生虫等问题。养鸡就是养肠道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一个基本常识,鸡跟其他动物不太一样,无膀胱和专一的尿道,尿液不能单独排泄,最终是和粪便一起从泄殖腔排泄出去。
鸡不同日龄肠炎特征
一、雏鸡肠炎特征:
根据鸡群不同日龄段,雏鸡发生肠炎几率相对比较高;各种品种家禽均会在雏鸡阶段出现肠炎现象。常见有几种情况,消化不良性肠炎占60%,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引起肠炎占30%,霉菌性肠炎占10%。
1.1消化不良:主要是因为雏鸡开口采食时间不佳,可能是因为开始采食时间晚于开水时间,也就是喂料时间不及时;应该水、料同时添加使用。雏鸡进入鸡舍第一时间采食,有利于肠道迅速发育,并不会伤害到胃肠。
1.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鸡群,一方面是沙门氏菌垂直传播感染,一方面是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感染饲料、垫料、饮水等。
1.3霉菌毒素垂直传播引起肠黏膜发育受阻,造成消化不良性肠炎或腺肌胃炎。
二、育成期肠炎特征:
在育成鸡群常出现的肠炎有几种类型,分别是球虫感染肠炎、菌群失调肠炎、梭菌性肠炎、霉菌性肠炎。
2.1球虫感染肠炎
球虫感染或原发性感染诱发肠炎是常见的,有鸡地方就有球虫存在;球虫在鸡群育雏期就可能发生,但是,育成期是主要发病时期。
2.2菌群失调性肠炎
主要是由于在育雏期鸡群会投服较多的抗菌药物和抗生素,对肠道微生态造成损害,肠道微环境受到破坏;导致肠道HP值升高、有益菌减少、肠黏膜受损等变化,从而引起因菌群失调出现肠炎和拉稀。
2.3梭菌性肠炎
比较多从业者在育成期不重视这个问题;一方面这期间球虫感染较普遍,容易继发梭菌性肠炎,另一方面因水线使用2个月以上,会出现生物膜黏链,阳性菌滋生,通过饮水或料槽不卫生导致梭菌感染,引起梭菌性肠炎。
2.4霉菌性肠炎
在育成鸡多见是霉菌性肌腺胃炎形式,同时有肠黏膜脱落和受损严重病变;由于肌腺胃炎存在,使肠道出现拉稀,拉烂肉样粪便等。
三、产蛋期鸡群肠炎特征
蛋鸡或种鸡在产蛋期肠炎问题多发,非常频繁;主要有球虫性肠炎、梭菌性肠炎、霉菌性肠炎、菌群失调性肠炎。
3.1球虫感染引发肠炎
当下蛋鸡和种鸡,小肠球虫病发生频繁,隐性感染率达80%左右;因为,产蛋期抗球虫药物不能使用,导致球虫严重感染无法控制和减轻对肠道损害,引起拉稀和肠黏膜脱落,并且会并发梭菌性肠炎。
3.2梭菌性肠炎
在蛋鸡种鸡开产期发生几率最高,一方面是霉菌毒素危害的普遍性和长期性,使肠道粘膜屏障受损,引起梭菌感染几率增大;一方面是球虫感染几率较高,诱发梭菌肠炎同时存在;因此,蛋鸡梭菌性肠炎和球虫感染肠炎和霉菌性肠炎混感率极高。
3.3霉菌性肠炎
在产蛋期最为普遍,主要是饲养日龄长引起霉菌毒素蓄积中毒程度较严重,会导致顽固性拉稀腹泻、过料,剖检后主要是肌胃炎、肠粘膜脱落病变。
3.4菌群失调性肠炎
产蛋期鸡群,由于霉菌、梭菌、球虫等病原菌持续危害,肠道内环境结构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益菌减少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菌群失调引起肠炎或并发梭菌性肠炎。
主要成分:盐酸林可霉素
药理作用:林可霉素属林可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大,如破伤风梭菌、魏氏梭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对支原体亦有作用。
适应症:
1、用于治疗鸡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如禽坏死性肠炎、输卵管炎、猪的痢疾等
2、用于畜禽的支原体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每袋兑水斤,连用3-5天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禁用于念球菌感染的动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