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饮食 >> 老年肺部感染治疗需防止三个误区
在老年期肺部感染治疗上,患者和医生都要注意防止三个误区:一是治疗不及时。第二是否将消炎放在第一位,在消炎中是否把排痰放在第一位。第三是否首选青霉素。这三个问题对患者迅速康复至关重要。
(1)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不及时。
在因气候变化或病菌病毒感染引起感冒咳嗽时,许多患者认为无关紧要,或自视身体一向很好,不将其放在心上。结果使小病发展为大病。这方面事例很多:如毛泽东晚年,因抵抗力下降肺部感染时,拒不使用抗生素,致使小病逐步发展严重,直到出现肺部积液,引起肺心病。他老人家晚年病重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及时配合医生治疗造成的。
我已故大学同学吴云燕,年已患有气管炎,经常咳嗽。我提醒她要及时治疗,她并不放在心上。结果病情持续发展,从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肺气肿,引发肺心病。血氧饱和度下降又导致脑细胞大量死亡。加上她退休后停止用脑,年大学同学聚会时,她已出现痴呆现象,认不出熟悉的同学了,不久就离世了,年仅61岁。如她在年及时治疗,完全不会发展到那么严重的地步。
据我的分析,老年人从出现咳嗽发展到肺气肿和肺心病,长则1到2年,短则只需一月,就会因肺心病送命。年龄越大,病情发展越快。因此,老年人呼吸系统感染必须及时治疗,一天也不能耽误。
(2)对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着重点有误。
根据老年人抵抗力弱的特点,出现肺部感染,首要任务是保持其呼吸系统的通透性。因此老年人肺部感染治疗的关键是消炎和助咳,通过抗生素消炎,使肺部分泌物迅速减少;通过助咳,使患者肺部分泌物尽快排出,保持肺部的通透性。做好了这两点,咳嗽和喘息自然好转,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痊愈。
医院现在不知何种原因,遇到此类患者,治疗重点往往不是消炎和助咳,而是止咳平喘,结果适得其反。有可能使患者迅速丧失肺的弹性,进入呼吸窘迫状态。患者肺部炎症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不断加重,病情向纵深发展,较轻的病情逐步发展为较重的病情,落下病根,大量慢阻肺患者由此产生。这种可怕的反向治疗方案必须尽快加以扭转。
现在的问题在于,医院是否将消炎放在第一位,在消炎中是否把排痰放在第一位,以迅速控制和消除患者肺部炎症。
(3)治疗肺部感染的首选药物传统青霉素被弃用。
自上世纪30年代末,青霉素发明以来至今,传统青霉素一直是治疗肺部感染的最佳药物。但因其过敏反应,随着抗药性的发展,使用剂量逐渐上升,过敏反应的危害显著增加。医院使用起来有些麻烦。青霉素药物过敏的原因早已找到,但一直没有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医院里,传统青霉素渐渐销声匿迹,一般患者逐渐无缘使用。除非你是医生的家人或要好的朋友,才会有机会使用。一般患者都使用其他抗生素或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这些药的价格是传统青霉素的几十倍甚至更高,医院和医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被大量使用。由于最有效的药物被弃用,导致抗生素的使用量迅速上升。其后果就是肺部感染患者治愈率大大下降,患者体内抗药性大大上升,治疗成本成百倍上升。医德急剧滑坡!这完全是现行医疗制度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在这种不合理的制度面前,疗效好、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被弃用。疗效不理想,但价格昂贵的抗生素被大量使用。人人只顾眼前利益,对危害视而不见,大家都得过且过,不敢去想以后的事,最终难免遇到危机大爆发。
应当说,这种危机确实存在。因上述治疗误区,全国已有近10%的人口成了慢阻肺患者,这已经是国家、家庭和个人难以承受的危机了!难道还要等问题更严重一些再采取措施?那就来不及了!
医学沉思录2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