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现病史

5天(1月15日)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8℃,伴有咳嗽,干咳为主,3天前出现咳痰,痰为黄白浓痰,伴胸闷、气短,医院就诊,摄胸部CT示:两肺多发渗出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3.1*10^9/L,NE%93.7%,给予美罗培南+阿奇霉素静脉抗感染及止咳化痰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最高峰有所下降,但仍有发热,伴有进行性胸闷气喘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否认有胸痛、心悸、咯血,无盗汗、乏力;无腹痛、腹泻;无头痛、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于今晚(1月20日)由送至我院,来院时面罩吸氧6L/min,指末氧饱和度75~80%,心率约次/分,呼吸约32次/分,体温38℃,收住入我院急诊观察室。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胃纳及夜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有青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药物过敏史。

阳性体征

神清,精神萎靡,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初次就诊外院检查结果

-01-17外院血常规:WBC3.1*10^9/L,NE%93.7%;

-01-17外院胸部CT:两肺多发磨玻璃渗出阴影。

我院急诊检查结果

1、-01-20血气分析(面罩20L/min):PH7.45PaOmmHg,PaCO.6mmHg,氧饱和度81.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63.5mmHg。-01-21血常规:WBC2.85*10^9/LNE2.39*10^9/LLY0.34*10^9/LPLT93*10^9/L;CRP87.7mg,PCT0.22ng/ml;G试验:pg/ml;内毒素0.EU/ml;血生化:AST51IU/L、白蛋白29g/L、Cr31umol/LK3.5mmol/LCa2.0mmol/L;血凝常规:D-dimerng/ml,FIB8.25ug/ml;尿常规、大便常规、血风湿免疫抗体、HIV梅毒、呼吸道感染九联检、抗O、RF、TBAB、血清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均阴性;血流式细胞学:CD.5%CD.2%CD.3%CD4/CD80.88;-01-22血肿瘤免疫指标:NSE24.56ng/ml,SF.87ng/ml,CYFRA21-.81ng/ml;痰细菌培养阴性;血过敏性源:户尘螨3.01IU/ml。

2、-1-21心电检查报告:正常。

3、-1-21床旁胸片(图1):右肺为主的两肺斑片实变影及致密影,双侧肋膈角消失。

图1:-01-21床旁胸片

4、入急诊观察室后一直有发热、咳嗽、气急,详见体温单。

急诊诊断

重症肺炎(病毒感染可能大);ARDS(重度,氧合指数);白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低钾低钙血症;血小板减少。

思考

患者急性发热起病,快速出现胸闷、气短致呼吸衰竭,床旁片提示两肺以右肺为主快速进展的渗出致密影,需考虑病毒感染的可能;但患者为年轻女性,既往体健,且否认受凉感冒、否认禽类宰杀接触史及流感接触史;鉴于患者病情危重,我们一方面采取了覆盖流感病毒的治疗,另一方面积极查找病原体,详见以下诊疗经过。

诊疗经过

急诊治疗:

1、积极抗感染:拉氧头孢2.0bid静脉抗感染;奥司他韦2#bidpo;

2、抗炎:氢化泼尼松30mgbid静脉;

3、平喘舒张气道:多索茶碱0.2bid静脉;

4、抗氧化报告:还原型谷胱甘肽1.8qd静脉;

5、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

6、完善进一步检查:咽拭子甲流抗原,血甲流抗体,血GM试验、血微生物NGS等。

患者经治疗后仍有神情烦躁,BIPAP面罩吸氧20L/min,氧饱和度86%左右,遂于年1月21日下午转入EICU。

转入EICU治疗时症状:无发热,仍有咳嗽、咳痰、气喘。

EICU检查结果

1、-01-24血常规:WBC10.99*10^9/LNE84.1%NE9.23*10^9/LLY0.84*10^9/LPLT*10^9/LSAA95.41mg/L;血生化:ALT67IU/L,白蛋白27g/l、Cr38umol/L,Ca1.87umol/L;血凝:D-dimerng/ml,FIB5.1ug/ml;PCT0.13ng/ml;G试验:.2pg/ml;-01-24血气分析(BIPAP呼吸机面罩20L/min):PH7.46PaOmmHg,PaCO.4mmHg,氧饱和度98.6%,肺泡动脉氧分压差0mmHg;NT-BNP:.7pg/ml。

2、咽拭子甲流抗原阳性;血GM试验:0.91。

3、-1-24床旁胸片(图2):右肺为主的两肺斑片实变影及致密影,双侧肋膈角消失,较1-21老片两肺病灶有吸收。

图2:-01-24床旁胸片

图3:入急诊及EICU1周生命体征记录

4、-1-28胸部CT(图4)报告:双肺弥漫性斑块实变影,形态不规则,考虑双肺多发感染可能,双侧胸腔积液。

图4:-01-28胸部CT

5、入EICU后患者无发热,BIPAP呼吸机面罩吸氧20L/min,患者咳嗽气喘症状较前急诊观察室有所减轻。

EICU诊断

重症肺炎(病毒感染+真菌可能大);ARDS(重度,氧合指数);白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低钾低钙血症;血小板减少。

思考

患者转入EICU第二天结果回报:咽拭子甲流抗原阳性;血GM试验:0.91;这证实了我们预判——甲流,并提示合并曲霉感染,鉴于患者白细胞计数及CD4/CD8下降等提示免疫功能受损,我们一方面加强抗感染,覆盖病毒+曲霉+细菌,另一方面给予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甲强龙加量抗炎;此外,患者虽血小板计数略低于正常,但D-二聚体高且病情危重卧床,我们给予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性抗凝,并积极无创呼吸机呼吸支持,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氧流量,EICU治疗措施如下:

EICU治疗:

1、积极抗感染:比阿培南0.3bid+莫西沙星0.4qd静脉抗感染;奥司他韦2#bidpo;伏立康唑0.2bidpo;

2、抗炎:甲强龙80mgbid静脉;

3、平喘舒张气道:多索茶碱0.2bid静脉;

4、抗氧化:还原型谷胱甘肽1.8qd静脉;

5、预防性抗凝:依诺肝素IU皮下qd;

6、免疫调节:丙种球蛋白10gqd静脉;

7、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留置胃管;

8、保肝、兰索拉唑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咳嗽气喘较前明显好转,氧合好转,于年1月28日停用BiPAP呼吸机,改为鼻导管吸氧6L/min,当天护送患者至影像科行胸部CT检查并证实其病情较前改善,故于年1月29日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时症状:无发热,咳嗽气喘明显好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检查

1、-01-30血常规:WBC10.17*10^9/LNE92.1%NE9.36*10^9/LLY0.42*10^9/LPLT*10^9/LSAA2.5mg/L;血生化:ALT98IU/L,白蛋白32g/l、Cr32umol/L,Ca2.11umol/L血凝:D-dimerng/ml,FIB4.2ug/ml;PCT0.20ng/ml;G试验:48pg/ml;尿常规、大便常规、心肌酶谱、风湿抗体、血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均阴性;血QFT不确定;痰结核涂片、痰细菌培养阴性;呼吸道三联核酸检测阴性;-01-30血气分析(鼻导管2L/min):PH7.51PaOmmHg,PaCOmmHg,氧饱和度93.6%,肺泡动脉氧分压差30.7mmHg;NT-BNP:20.7pg/ml。

2、-01-30心电图:正常。

3、-02-02床旁胸片(图5):两肺散在斑片实变影,较前老片两肺病灶有吸收。

图5:-02-02床旁胸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断

重症肺炎(病毒+真菌+细菌混合感染可能大);ARDS(重度,氧合指数);白细胞减少(已纠正);低蛋白血症;低钾低钙血症;血小板减少;纵膈气肿;肝功能损害。

思考

患者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后病情较前稍稳定。因患者血像仍较高、使用激素、住院时间长,需警惕院内耐药菌感染可能,且青霉素过敏,故我们给予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抗感染,并根据病情逐渐减少激素剂量及鼻导管氧流量。患者使用激素、无创通气,我们每天查房体检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yy/105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