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几个疗程可以痊愈抹药有什么反应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3690.html

病毒冷知识——肺炎病毒会通过肠道感染吗?

因为前几天,美国医生从病人的肠道排泄物中检测为阳性,但血液检测则为阴性。随后,国内专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断言新冠病毒存在肠道传播的可能性。于是,新一轮小恐慌再起波澜。

一个朋友提醒,说出门要留意脚下,不要踩到其他人吐的唾液,唾液里的病毒会占道鞋底上,鞋底会沾到地板上,地板会碰到宠物,宠物会碰到手,受会碰到眼,眼会通到肺——一条完美的传播链条就诞生了。

以医学常识而论,这种可能性极小。

以逻辑常识推理,这一结论不够严密。

口传病毒与呼气道病毒,生存策略不同

除了皮肤以外,人体中最“抗造”就是消化道。为了对付入侵者,进化大师W为消化道设计了十分复杂的立体多变的环境:

口腔:碱性。再油腻的筷子,到口腔一涮,油腻全无,胜过任何洗洁精;一根鱼刺扎在口腔里,如果不是特别难受,不用管它,24小时便可无影无踪。

胃:酸性。酸性程度据说可抵得上硫酸,能消化小铁钉。

小肠——碱性

大肠——酸性

胃肠还有韧性弱于皮肤、但强于呼吸道的上皮组织(以后在谈)

何况,胃肠还有许多占山为王的肠道菌群,它们还要排自己的毒素

因而,病毒要是通过这么多关口,得冒多大的风险!连许多穿盔带甲的细菌都不能。

如果要穿戴多层防护衣,病毒的体积就会很大,很难在空气中漂浮,又不利于飞沫传播。因此,按奥卡姆剃刀原理,没有生物同时选择相反的生存策略。

大象既然选择了大,就不需要速度快。

荷花既然选择艳丽,就不需要香味浓。

蝙蝠既然选择了飞,就不需要强有力的双腿。

只有人类,搞五项全能、十项全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只有中国人,两块牌坊同立,官与财兼得。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比如食道病毒与呼吸道毒,生存策略会很不同。

按照推理,食道病毒最希望与食糜、污泥类混合,应该多绒毛,如乙肝病毒。

呼吸道病毒最希望飞得远,如果没有翅膀,至少应该如蒲公英的种籽一样。近几年大流行的呼吸道病毒,如SARS、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还有这次的新冠病毒,都有一圈花冠。

这是偶然的吗?可能不是,应该是生存策略不同。

(SARS花冠病毒与乙肝病毒的形状差异)

漏洞总是有的

从口腔难以感染疾病,为什么人会因吃而闹肚子甚至丧命呢?从外部因素说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误食了物理、化学类的东西,比如砒霜,芒硝(就是硫酸钠)。

一种是你吃得太快,没有细嚼慢咽。如果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嚼十五分钟再咽下去,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逃命。

何况中国人这种杂食动物(杂食动物都有食腐历史),肠道的抵抗力尤强,因此从食道感染肺炎不是没有可能,但概率很小。

有没有肠道传染的病毒呢?当然有!如手足口病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孤儿病毒,乙肝病毒等。

应该看出一些来了。胃肠感染病毒有三个特点或三种类型(1)感染者以儿童为主,这与儿童的消化道脆弱,儿童的生活习惯有关。(2)生吞食物为主,如年上海乙肝流行,就与生毛蚶有关。(3)还没进消化道,直接在口腔附近扎根的,如手足口病。

肠道阳性,得不出从消化道途径感染的必然结论

从因果关系说,肠道排除物有病毒,能得出肠道受感染的结论。

但肠道受感染,却不能得出病毒通过消化道入人体的结论。因为,病毒经过血液循环,可以在肠道集中表现。

部分人之所以会如此简单推断,还是对病毒感染途径有误解。一些人认为,入侵肺泡的那些病毒,就是感染者一开始吸进去的哪些病毒。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吸进去的病毒,绝大部分都没有成功。只有极少数病毒攻克一个细胞后,不断、大量复制,经过血液循环再回到肺部继续繁殖的。

结论:

以生物学常识而论,肠道排泄物中的冠状病毒,如果想大概率成功繁衍后代,仍然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因此,严谨地说,通过粪便传播并不是指那个。

好在已经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可能有概率,不大。不必过度阐释。

因此,有用的还是那些:隔离、戴口罩、洗手……还有我建议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jc/101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