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2月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发表了美国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案的完整病程。医生在病人发病第七天时,在他的粪便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RNA,也就是SARS-CoV-2RNA(当时命名叫-ncovRNA)。2月2日下午,深圳卫健委宣布,他们也从一个病人的粪便中检测到了-ncovRNA。能检测到粪便里有新型冠状病毒RNA,不一定就表示粪便里有“活的”有传染能力的病毒。因为这也可能是丢失了S蛋白活性的病毒“尸体”。下一步,要从病人粪便里分离出病毒株,并且可以放在细胞里培养出来,才能证明病人粪便内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而这一步,则颇为艰难。中国科学家完成了这艰难的一步。2月13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团队在P3实验室中,在医院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粪便样本,分离了活的冠状病毒。这是非常艰难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患者粪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提示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有新途径,今天,我就来解读这一新发现对普通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什么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个发现从实验室角度补充发生在香港的那宗案例的传播途径的证据。2月11日凌晨,香港青衣长康邨康美楼下,来了多名防疫专家和穿着防护衣的人员,展开分批撤离该大楼居民的行动。图片来自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疾控为什么要居民撤离该大楼呢?原来,香港的第12例和第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就居住在该大楼。香港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12例病人为75岁男子。香港2月9日确诊第13例新型冠状病9日确诊武汉肺炎,而她的居处邻居正是第12例的确诊病人。第13例确诊的62岁女患者与早前第12例确诊的75岁男患者,均是居于青衣长康邨康美楼,相隔约10个楼层,但同属07单元。香港当局发现住在较低楼层女患者的单元下水道的排气管接驳位无封密,不排除病毒经这途径,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决定撤离康美楼2至35楼所有07单位住户;今天凌晨4时,全部居民才搬空。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环境局副局长谢展寰指出,大楼通常用同一条下水道连接各楼层,也有U型去水位;(如上图)然而康美楼的下水道设计上虽然没有问题,经初步视察后却发现,连接该女子家中下水道的排气管没有完全密封,可能导致病毒传播。这是一宗高度怀疑经过气溶胶病毒传播的案例。钟南山团队的发现,说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肠道,含有活病毒,就很好地解释了传播途径。我们知道,无论是蹲坑还是马桶,冲大便的时候,都会由于快速旋转的水流,会产生大量的含有微小粪便颗粒的飞沫和气溶胶,这些飞沫和气溶胶可以弥漫在整个卫生间。冲大便的时候,高速水流当然也会在下水道管内内产生气溶胶。如果下水道的U型管去水位没有水了,气体就会从下水道管道里溢出来,进入房间。也就是说,同一栋楼,共用一个住下水道管的同单元的住户,只要这个单元里面有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或者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病人,他上完厕所,冲大便的时候,下水道管道里就会形成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如果同单元住户里,有住户家防止气体反流的U型管没有水了,气溶胶就可能通过下水道管跑进室内,导致室内居民感染。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妥善处理居室下水道口,防范下水道气溶胶传播则犹为重要。在公共卫生间上厕所,也要防范。山猫和多位医生讨论后建议:1、冲马桶的时候,要盖上盖子,因为冲马桶形成大量的含有粪便颗粒的气溶胶。平时不用的时候,马桶盖要盖上,防止气溶胶从下水道上冒出来。2、在公共卫生间上厕所,要戴口罩和注意通风。因为马桶和蹲坑,由于水流冲洗厕所,是最容易形成气溶胶的地方,而且,公共卫生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好。如果前面有过一个病人如厕,很容易在厕所间形成有传染性的气溶胶。3、为了防止出现气溶胶通过下水道溢出,你需要不断往家里的地漏里加水,使得下水道的U型管内始终有水,或者干脆拿个塑料袋装水,压住地漏的口子,下水道的气体就不会溢出来了。这样,香港淘大花园或者康美楼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居家一定要开窗通风,这也是预防任何传染病的基本准则。上面就是网友考拉在上海拍的照片,拿个塑料袋装水,压住地漏的口子。当然,用避孕套装水压,效果更好。其次,我们虽然目前还没有病毒经过粪口途径传播,我们也要防范粪便经过手再经过眼睛和鼻子传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没有生命的物体表面存活多久?上面就是一篇综述开始部分的截图,在这篇综述里,作者回顾了相关的冠状病毒的22篇文献。我翻译了该综述摘要部分的内容:对22项研究的分析表明,人类冠状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e)、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或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可在金属、玻璃或塑料等无生命表面持续有活性地存在9天。这些冠状病毒在1分钟内用62-71%乙醇、0.5%过氧化氢或0.1%次氯酸钠进行表面消毒可以有效地灭活。其他消毒剂如0.05-0.2%苯扎氯铵或0.02%洗必泰二葡酸盐,则消杀效果较差。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早期控制和防止进一步传播对于阻止正在发生的疫情和控制这种新的传染途径至关重要。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冠状病毒从受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到手上的数据。然而,我们查到的文献表明,甲型流感流行期间表明,接触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物体表面5秒时间,就可将病毒载量的31.6%转移到手上。在另外一项观察性研究中,学生们平均每小时用自己的手触摸自己的脸23次,其中主要接触面部皮肤(56%),其次是嘴巴(36%)、鼻子(31%)和眼睛(31%)。上面的研究也提示我们,如果我们接触了表面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物体,我们的手上就可能有病毒,然后,有可能通过我们的手接触嘴巴、鼻子和眼睛,然后感染上病毒。表面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物体,当然包括病房里病人接触过的东西,也包括病人的飞沫或者气溶胶能够达到的东西。如果我们近距离接触过病人,那么,我们的皮肤、头发、衣服、眼镜的表面,也可能会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从上面的基础知识可以知道,公共场所里,我们要定期对人们接触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医院没过2小时就要消毒座位、门把手、电梯按钮、电灯开关等几乎所有公共设施的表面,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对于普通的个人来说,勤洗手和勤洗眼镜就可以切断这种传播途径。我要特别强调,要勤洗眼镜!对于可能接触到病人的人来说,居家的防护可能需要更细致。我的一位朋友,他不是学医的,在基层工作,这段时间在路上设卡,筛查发热病人。由于接触人群庞大,家人就怕他把病毒带回家。我给他的建议是:勤洗手,勤洗眼镜,在收工的时候一定要洗手,到家门口,先用免洗手消毒液抹一抹双手再掏钥匙开门。当然,有条件把鞋子也消毒一下。进门后直奔卫生间,脱下衣服外套,丢入洗衣机清洗,然后,自己洗个澡换好干净衣服再出来。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没有从病人肠道分离出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时候,我们的防范工作就已经在做了。普通人只要呆在家里,勤洗手,勤洗眼镜、出门戴口罩,不要去密集人流的地方,居家开窗通风,就够了。原理那么多,真的总结起来,预防病毒感染也就那么几句话。最后强调,勤洗手勤洗眼镜和居家开窗通风,这两项,是预防几乎所有传染病的基本准则!白衣山猫

求打赏,买猫粮!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by/125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