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治疗 >> 寒风吹来了感冒,如何揪出上呼吸道感染的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并不是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并发肺炎、脑膜炎或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为散发性,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带有病毒的飞沫进行空气传播,或经过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某些病种具有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常见病毒。特别要指出的是,感冒病毒变异频繁,通常会在人体内潜伏18-48小时,然后突然爆发。细菌感染约占20%-30%,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继发于病毒感染,以化脓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呼吸内科门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药物选择上,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抗生素的无指征滥用状况较为严重,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医院为例,针对近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就诊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状况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98.9%,应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4类12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舒巴坦及美洛西林。在治疗时两联和三联用药仍有一定比例。抗生素的给药途径顺序是静脉滴注、静滴联合口服、单纯口服,在患者发病初期就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很高。滥用抗生素、不合理联合使用以及过多静脉使用抗生素药物的问题,为患者的健康带来较大隐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必要的情况下,采用联合使用,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尽可能依照口服和静脉滴注的基本顺序进行治疗,从而自觉规范诊疗行为,避免抗生素的非必要过量使用。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在临床症状上非常相似,但在临床用药方面却有很大差异,所以早期诊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很有必要,尤其是急性细菌性感染。以往医学检验依赖血液分析中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来判断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但是由于WBC计数容易受温度、情绪、药物、日间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易受误导。细菌感染的确诊目前主要依赖于细菌培养,但细菌培养周期较长,对于以快速诊断为主要需求的儿科门急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疾病治疗的延误。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浓度上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在临床上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一种灵敏的感染性疾病标记物,可在感染发生数小时内急剧升高,对机体内感染情况予以反映,还可以在增高后对免疫补体进行激活,提高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能力。笔者在这里分享一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一项针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通过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可以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全血CRP以其灵敏、简单、快捷、用血量少等优点,普遍受到临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