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揭秘:葡萄干含促干剂?

文章来源:蝌蚪五线谱

制造流言的小火伴真的很勤奋,草莓上市时,黑草莓;柿子当季时,黑柿子;这不,葡萄干马上就要摆进干果盒了,又立即成了被黑目标。

下面这则关于葡萄干的流言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首先比较恳切地承认了食用葡萄干的好处:

没错,事实真的如此,葡萄干的含铁量是新鲜葡萄的15倍,而且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每天吃一把对体虚贫血症状会有所改良。葡萄干中含有酒石酸,可帮助胃肠道消化;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吸附肠道壁的毒素,增进排毒。葡萄皮中的植物抗毒素白藜芦醇,能有效避免细胞癌变或抑制恶性肿瘤的增长。这诸多优点,的确对健康大有裨益。

以后流言笔锋1转,剑指葡萄干制作进程中使用了“促干剂”,会让葡萄干“放在手心里来回搓一搓,能搓出白边”,而且,“仔细闻,有微微的胶水味”白癜风有什么症状,直接致使“绝不敢吃葡萄干了,都是化学添加剂”的心理阴影。

葡萄干不都是挂在特制晾房里晾晒的吗?这个“促干剂”是什么鬼?

我们知道,新疆盛产葡萄,那里有晾晒葡萄干的最好材料,我国各地销售的葡萄干有90来自新疆。新疆葡萄干传统上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在阳光下直接暴晒(是的,你没看错!),晒出的葡萄干容易发酸,呈褐色。另一种就是普遍采取的晾房阴干法。这类方法制出的葡萄干,品相好,味道也更赞,但缺点是,所需周期较长,短则30~45天,长则60天之久,并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晒房阴干法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气候变化等缘由,葡萄干的加工愈来愈困难,其质量也连年下落。为了改变这1局面,1992年,新疆农科院园艺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取得了专利的神器——促干剂。

促干剂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化学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钾、碳酸钠、脂类和乳化剂等,它的水乳,其实就是一种强碱溶液,能破坏葡萄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使葡萄更容易脱水。只要把鲜葡萄放在3左右浓度的促干剂水乳里,浸渍1分钟,取出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晾制天,就能收获晶莹剔透的绿葡萄干。这种方法,不光能大大缩短晾制时间,还能让葡萄干的含糖量高达,质量提升1两个等级。这么好的东西,真是没有不大范围推行的道理。

促干剂:我虽然是化学制剂,可是并没有毒啊。

很多人担心的是,使用促干剂后,葡萄干的安全性会不会受影响?研究人员曾采取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和遗传毒性实验,对葡萄干促干剂食口安全进行毒理学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葡萄促干剂为无毒、无遗传毒性的食品添加剂,其最大使用浓度为7.0。从上文可知,浸泡葡萄干的促干剂水乳只需3左右的浓度便可,远低于这个最大使用浓度。而且,在浸泡以后、晾晒之前,果农会对葡萄进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行清洗,附着于葡萄表皮的强碱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研究人员还曾对市场上随机抽取的7种葡萄干进行酸碱度测试。将这些葡萄干分别浸泡后,其水溶液PH均显示为中性。所以,无需担心使用过促干剂的葡萄干会有碱超标等潜伏风险。

至于葡萄干上残留的白色物资,你可以脑补一下你在果园见过的新鲜葡萄。葡萄皮上会有一层白霜,那是果蔬本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资,也称为果粉,它属于生物合成的天然物资,对人体完全无害。这家伙不溶于水,但溶于氯仿等有机溶液。所以,在促干剂浸泡、清水冲洗进程中,它都会“幸免于难”,继续赖在葡萄干身上了,被你搓出白边,现了原形。(作者:方圆)

参考文献:

1。葡萄促干剂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罗文,刘卫星,陆胜祖。《新疆农业科学》1997年第03期

2。杏、葡萄促干剂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徐晓辉,亢建志,袁江玲,熊进。《地方病通报》2010年第5期

3。不同干燥方式对无核紫葡萄干品质的影响,徐新风,张英丽,陈计峦,江英。《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66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