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多,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体内导管长期置留等,侵袭性真菌病(IFI)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其中IFI常见病原菌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为常见,分别占70%~90%和10%~20%。常见的感染类型包括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的现状

诊断标准由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4部分组成。然而,无菌组织标本的获取较为困难,患者需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传统的微生物检测耗时长,阳性率低,极易漏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地不断发展,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新指标-真菌1,3-β-D-葡聚糖(G试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相继出现,并将这些新的标志物列入真菌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中。

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提高IFI诊断水平,我科引进该项目的检测。

何为G试验、GM试验?

检测结果的解释

对于G试验和GM试验检测结果的临床解释必须建立在临床基础上,根据是否具备宿主因素、有无临床标准(包括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真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G试验结果

诊断值

血清

临床解释

阴性值

60pg/ml以下

无深部真菌感染(隐球菌、接合菌除外)

灰色区间

60-pg/ml

为观察期,应连续检测

阳性值

pg/ml以上

怀疑为深部真菌感染,建议临床结合症状治疗

GM试验结果

诊断值

血清(CUTOFF)

临床解释

阴性值

0.75ug/L

如无宿主因素和临床表现可排除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阳性值

≥0.95ug/L

如有宿主因素和/或临床表现可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如无宿主因素和临床症状,则不能诊断

灰色区间

≥0.75-0.95ug/L

动态观察

检测的临床意义

1.G试验:

1).可检测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支顶孢属、卡氏肺孢子菌等。但不能检测隐球菌和合菌。

2).可区分定植和感染: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

3)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是首选检查方法。

4)是早期诊断IFI无创检测手段之一。

5)指导用药:根据结果有针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立即治疗。

6)评价效果:应用抗真菌药物后,定期检测,评价药物的有效性。

7)监护病程:监护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人群的病发状态。

2.GM试验:

1).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诊断的重要微生物学证据。

2).可实现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3).可实现对高危人群曲霉菌感染的动态监测。

4).可对抗真菌治疗提供用药依据和进行药效学评价。

3.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有助于真菌属的鉴别,可提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临床沟通

G试验假阳性原因1)污染(试管、枪头和蒸馏水被环境中细菌或真菌污染)。2)应用含有葡聚糖的纤维素膜进行血液和腹膜透析患者。3)手术中使用的纱布或其他医疗物品中含有葡聚糖。4)静脉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5)某些细菌败血症患者(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6)抗肿瘤类药物(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7)磺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药物、多黏菌素、厄他培南。8)蘑菇类食物。G试验假阴性原因1)使用某些抗真菌药,如卡泊芬净(可抑制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的合成)。2)标本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超过6小时)。3)不能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

GM试验假阳性原因

1)化疗的严重粘膜炎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谷类食物中的GM抗原通过肠道入血。2)儿童和新生儿母乳或配方食品中双歧杆菌与GM有交叉反应。3)交叉反应真菌青霉、拟青霉、隐球菌等GM试验假阴性原因

1)抗真菌药物使用(如两性霉素B、三唑类药物)抑制菌丝生长从而减少GM分泌。

2)抗体多,出现前带现象。

3)局部感染,包括慢性肉芽肿。

4)菌丝少,侵血管性弱。

临床送检需知

标本类型:血清,应避免黄疸、脂血和溶血采血管:无菌无热原采血管(红头)采血量:空腹静脉血4ml

标本送检时间:每周二、五上午送检报告时间:G试验周二、五下午GM试验周五下午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647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