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传染病防病提示夏秋更替,警惕肠道传染
夏秋交替之时,腹泻病人还真是不少……
夏秋季气温较高、降雨较多,细菌等病原体繁殖快,人们外出就餐、食用瓜果、凉菜、冰镇饮品较多,时有拉肚子的情况发生。
拉肚子就是腹泻,其中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腹泻病(肠道传染病)是主力军。肠道传染病经常引起家庭、食堂、聚会集体用餐者聚集性发病。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通过消化道传播,夏秋季为流行高峰。表现为:
?发热,体温高低不等,一般为39℃左右。
?痉挛性腹痛,常伴有呕吐和腹泻。大便为水样、黄绿色,带有粘液、血液和脓液,里急后重症状明显。
?2~7岁儿童或老年人亦可出现中毒性菌痢症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所以要及时就诊。
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
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国际大流行为特征,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或血水样),伴有呕吐,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生命。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由各种细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属、弯曲菌、耶尔森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杯状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
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
1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包括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2
一般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或动物。人群主要通过与水的直接接触如洗衣、游泳、喝生水、用污染水洗涤加工和制作食品等方式而被污染物感染。
3
日常生活也容易发生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4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
5
人群对肠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一旦感染,临床表现会更为严重。需严把“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
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门店。学校、工地食堂等集体供餐单位应认真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
出现拉肚子怎么办?
1
注意休息和补液:腹泻时要注意时常补充水分(可选补液盐),预防脱水及其并发症。
2
合理饮食:饥饿疗法不可取,腹泻应及时补充营养,以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营养粥、面条等。
3
及时就医:不要随意自行使用止泻药、抗生素。如发现自己或他人感染肠道传染性疾病,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4
发生集体性拉肚子的个人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和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江苏疾控()
往期回顾:
生活
夏秋之际,小心结膜炎来袭
科普
科学防控慢性乙肝,最大限度减少危害
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病
供 稿:艾静
责任编辑:时影
美工编辑:高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