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一例重症细菌病毒衣原体复合感染性肺炎救治
(此文作者为徐文兵,因其原本为繁体字,特转换为简体字方便阅读,以及编者解读其部分诊治过程)
发一篇六年前治疗复合感染重症肺炎的病例,目的不是炫技自矜,而是想告诉大家,治疗疾病会有多么艰难,多么复杂,如果没有患者的信任,患者家属的支持配合,单凭医生的一腔热血,技术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
这个案例,有细菌病毒衣原体多重感染,但是如果不考虑患者的饮食、情绪和心理,单纯用抗菌消炎抗病毒的方法去治疗,最后的转归很可能就是肺不断渗出出血,先是毛玻璃样改变,最终形成大白肺呼吸衰竭。
通过这个病例,也能看出落实国家领导人的「中医主导,西医配合」指示会有多难。中医有权决定不输液吗?中医有权决定不用抗生素吗?中医能控制患者的饮食作息吗?中医能深入了解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吗?治好了皆大欢喜,治不好的话,责任怎么算?中医会不会被骂?被砍?行医资格会不会被吊销,患者家属是否会因为没用西药来索赔?
这次疫病来势汹汹,有些中医同仁摩拳擦掌信誓旦旦说能包治,我个人觉得这种近乎疯狂的自负是源于深度的自卑,左右病情发展的因素很多,瘟疫病情发展很快,上午下午晚上的症状都会不同,处方怎么可能一成不变。
还是希望理性冷静,程序正义,法律保障优先,没有授权,没有免责不要伸手。医不叩门,不强迫别人信中医、用中药。不用一个方子统治瘟疫。
年岁次甲午,也是我的本命年,上半年成功救治了一个重症脑炎患儿,下半年又救治了一例重症复合感染性肺炎的孩子。脑炎患者的病历早已整理发布,现在把肺炎患者的救治经过整理一下,利于自己思考,也供大家辨析参考。
中秋节(9月8日,周一),我和妻子回大同陪父母过节,节后收拾停当准备回京,9月10日收到自己的亲戚也是患者母亲的电话,说是她的孩子节前开始高烧,经过中医治疗反复不退,迁延一周多,后转成重症肺炎,只好住院治疗。目前高热未退,持续咳嗽。我和患者母亲确认,这是通报情况还是请我参谋一下提提意见、还是请我会诊?患者母亲说是想请我会诊,医院方面是否同意,对方说是同意,我于是决定去看看。当天下午离开大同,夜宿怀来温泉。
年9月11日周四上午,我开车从怀来回京,从京藏高速下来接医院。这是医院,患者住的病区也是全国重点呼吸病专科。
患者,男,刚升高三,虚岁19。
当时患者住三人普通病房中间床位,进门时倚坐在床上,神志清楚,时有咳嗽,有痰不会吐。当时体温很高,面色潮红,两眼放光。现病史是这样的,患者9月2日放学回家,赶上下雨受淋着凉,回家后即出现高烧,39度7,同时出现扁桃体化脓,咳嗽黄痰并伴有呃逆,当时大便偏干,舌苔黄腻。
患者母亲延请中医治疗,李医生认为是,湿热淤滞在里边而且精神也比较紧,是吃坏了,然后这个肺里胃里都有一些郁热和痰浊。先给他保济丸,处方:
全瓜蒌15大黄6厚朴5滑石30车前草10三付
(编者按:此方功效太过单一,病重药轻,而且未着眼于上焦湿热痹阻的根本病机,仅着眼于中下焦积滞谭人,完全不属于湿热初起邪遏卫气的治法,故无效)
同时建议针刺内关、太冲。到了6号早晨,体温徘徊在37.5左右。咽红,有汗,大便略稀。舌红苔白腻。下午在38度徘徊,晚上9点体温到了36.5,基本不烧了。仍咳嗽,有少量黄痰。但是不久体温又蹿升38.6,7号早晨起来又有出了一身汗,降到37度,咳嗽少许黄痰,体力和心情都不好。
7日下午李医生处方:
白茅根12芦根12全瓜蒌15杏仁10丹皮12
五付
(编者按:此方病重药轻,自组单方却仍未找准病机,当然无效)
8日上午,高热不退,38.5左右,反复,咳嗽,咳黄痰。上腹部不适,饮水加重。又听了刘医生建议,服用甘露消毒丹一剂。药渣熬水后,热毛巾蘸药汁,趁热敷在颈项部位,然后喝药,能喝多少算多少,呕吐,胃不舒服,可以熬点生姜大枣水,兑进药里面。
李医生认为病有点儿在血分,跟患者意志上的一些力量有关系,那也可能是什么不对的邪气,这次走的比较深。李医生说:他现在发烧是排病反应,要分清楚,用甘露消毒丹等清热解毒药其实是把那个热都憋在里边,本身这次邪就很深。他的第一个方子的思路是把中焦的淤滞去掉,缓和一下。现在其实一点都不想吃东西可以加白朮6g,如果今天还在烧的话,还可以加生石膏25g,这个方子可以坚持下去,只要烧的话呢,每隔三个小时吃一次。不用担心他舌苔的那个情况有松开样子。
(编者按:此处甘露消毒丹,未起效果,可能是因为单用甘露消毒其力不足未解气分之热盛,未加上消积滞通畅阳明之药,且未合用小柴胡、银翘散等透散邪气,枢转气机之药,虽大体方向正确,但细节却差了,最终而未起效)
8日(中秋节)下午体温又攀升到38.3,咳嗽,时咳出黄色小块粘痰,无汗。自述咽痒,无自觉咽痛,今天未排便。体温高时头痛。面黄锈,口唇干,舌胖红苔根部黄腻厚。
8日晚上体温一直徘徊在38度上下,咳嗽似乎好一点,右鼻血少量。
刘医生处方:
炙麻黄10杏仁(打碎,后下)10荆芥15
鱼腥草20全瓜蒌30石膏(先煎)20冬花15
南沙参30芦根30银花20炙甘草5二剂
(编者按:伤寒法以治温病湿热,大繆。)
8日深夜,无大便。10点体温38.4,之后超过38.5。
9日凌晨,体温升至39多,迫于压力,医院,当时做CT报告左下肺炎,大面积阴影。抽血化验,白细胞中性71%,C反应蛋白40,医生怀疑支原体感染,当晚予输液,用阿奇霉素,阿司匹林。要输三天。
9号上午体温37,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患者家长决定停服中药,孩子高烧近6天,一家人精神体力都差,支撑不下去了。
9日下午1:16,孩子体温又到39度,足冷明显。本想输液能缓解情况,没想到情况没有好转,患者母亲决定继续吃一次中药,当时干咳,黄痰减。脚冷、口干不明显昨天到今天没大便。
9日下午4:19,刘大夫处方:
柴胡32黄芩15法夏15生大黄(后下)10
蝉蜕15僵蚕15片姜黄10银花30连翘20
南沙参30炙甘草10生姜3片大枣3枚二剂
9日下午4:59,孩子已排泄,有点稀,并流鼻血,体温38度以下。
(编者按:此次处方,已然对准部分邪伏膜原之病机,故邪气暂时外透欲解,但因西医治疗输液影响,加之处方仍不完善,故病仍反复)
9月10日、11日,住院输液治疗,但高热不退,在39度左右,持续咳嗽伴有胸痛。医院医生解释很合理,抗菌消炎需要连续大剂量输液15天才能使炎症吸收,况且患者是复合型感染,病毒细菌衣原体,所以高烧不退很正常。至此,患者母亲出面请我会诊。
我坐在床边号脉,患者个子很高,但是体型消瘦,手和手臂是热的,没有厥逆,神志清楚对答如流,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舌根尤其重。腹诊发现,患者胸廓狭窄,心下痞硬,全腹板结坚硬,痛不可触。稍微触碰就疼得大叫,我也没留情,找了几个最硬的点下手,点拨揉散。我又请住院值班的医生找来针灸针,在任脉和胃经上针刺,留针,扎针不疼点穴疼,患者很安静躺了半小时,没咋咳嗽。
我详细了解了患者发病前的情况,患者暑假末也就是八月底陪母亲去日本旅游两周,自己设计行程攻略,走访了几个城市,吃了不少海鲜、鳗鱼、寿司、刺身。加上有放弃高考到日本留学的计划,整个行程紧张劳碌。回国后升入高三学习紧张,睡得晚休息也不好。
全面了解情况以后,我的诊断也明确了,我和患者母亲说,中医讲的几个病因,你儿子几乎都有了,内有七情心火煎熬,中有饮食积滞,外有六淫邪气风寒侵袭,如果加上遗精那就占全了。
不过病因是诱因,现在烧了10天,时过境迁,病机已经不同,而且已经有成坏病的趋势。目前表证已解,无关风寒。当时吃的生冷粘滑、肥甘厚腻的东西已经不在胃肠,如果当时吃了不久就吐了拉了,倒也无事,现在已经被吸收弥散在三焦,有入心胞血分的趋势,痰湿有可能化成燥血,腹部板结坚硬就是明证。就目前的情况,发高烧、咳嗽都是顺证,高烧有利于化解三焦中的痰湿瘀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咳吐痰浊,有利于毒邪排除。目前西医认为是肺炎,根源还在脾和心。光治肺炎退烧,就像掐了报警器,目前切忌冰伏凉遏,扰动神气。
诊断明确后,我按治疗小儿疳积的思路治疗,当时处方,我用了秦艽、银柴胡和胡黄连,考虑到腹部板结瘀滞,用了活血化瘀的三稜、莪朮,消食化积的炒三仙、鸡内金。考虑到心下郁结,心火旺盛,咽喉肿痛,用了小陷胸汤,化痰用了黄连、半夏和胆星。至于肺里的痰热,我没有顾及,治病求本。腹部板结,腹压也高,上顶冲肺,也是咳嗽的本源。
处方后我安慰了患者,嘱咐煎药服药注意事项,赶紧开车回学堂,因为下午有门诊。
后来患者母亲告知,下午患者起针以后,随即上厕所大便,排出黄脓样恶臭稀粘便。体温有所下降,下午煎服了我开的中药。晚上体温仍有38度多,没到39度。晚上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