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草

来源产地

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别名落苏、黄毛草、毛毛草、笔仔草、猫仔草、墙头竹、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马鞍草。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细弱,较稠密,基部常密生分蘖。秆直立,丛生,或基部膝曲。

叶鞘光滑或微粗糙,上部者短于节间,下部者长于节间;

叶舌透明膜质,长1~3毫米,顶端撕裂而两侧下延;叶片质较薄,长6~15厘米,宽2~7毫米,干时常卷折,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

圆锥花序窄长,直立,长8~15厘米,宽约1厘米,具较密之小穗,

长约5毫米,通常具2枚孕性小花,淡绿色或乳脂色,顶部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颖几等长,膜质。

小穗柄短,细弱,常弯曲。颍果褐色,光亮,纺锤形,长约1.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淡,凉。

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

《中药大辞典》

甘,凉。

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中华本草》

苦;寒;无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疔疮痈肿

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00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