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饮食 >> 检验怎样鉴别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
莱博()
莱取修合无人见,博爱仁心有天知
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两种感染类型。
发烧、感冒后,家长和医生往往希望和推荐进行血常规。其中白细胞高,同时淋巴细胞高,并不能说明是细菌感染;只有同时中粒细胞高,才可能考虑细菌感染。应根据病史和查体确定感染部位,选择适宜治疗。
病毒和细菌呢,同属于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两种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病毒于细菌不同的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是蛋白质和核酸甚至只有其中一种组成的很简单结构的生物,可以说是最低等的生物,但是它的能耐可不小,人类的疾病从小感冒到大的癌症都和它有关系。
细菌呢,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简单生物,和植物一样,有细胞壁,而人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这就是很多抗生素杀菌的原理了,比如破坏它的细胞壁或者阻止合成细胞壁,细菌就死掉了。
笔者将鉴别方法整理成以下五步:
第一步
看白细胞总数是高了还是低了?
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升高,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降低。
如果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至少超过15×10*9/L和CRP(C反应蛋白)超过30,才可能是细菌感染。千万不要把细菌感染扩大化,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而病毒感染机体后,病毒释放或损伤细胞而释放出的毒性物质可引起炎性浸润。许多病毒如水痘、麻疹、脊髓灰质炎等,虽被吞噬却不能被杀灭,在细胞内生长复制,引起白细胞的死亡[1]。
故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不同,多为白细胞下降。还有人认为:病毒尚有对白细胞及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白细胞减少的部分原因。
在这里强调几个特殊的例子:
一是伤寒杆菌感染机体后,白细胞总数是降低的。究其原因是伤寒杆菌产生内毒素,可麻痹吞噬细胞,阴止其移行,同时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在致敏的淋巴细咆及其释放淋巴因子的杀伤破坏下,造成靶细胞溶解,导致白细胞减少。
二是临床上有些重症感染患者,因为感染较重,白细胞可能发生附壁,也就是贴附在血管壁上,这时血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以低于正常,其并不能完全反映外周循环的白细胞总数。
三是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白细胞总数都增多,分类是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多。
第二步
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高不高?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炎性蛋白。
有研究表明,PCT对细菌感染检测的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63.2%。CRP对细菌感染敏感性93.7%,特异度为13.2%。PCT对病毒感染检测的敏感度为78.7%,特异性为46.0%。CRP对病毒检测的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13.6%[2]。
另外,研究也发现细菌感染的PCT、CRP血清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健康人群血清中PCT水平通常处于很低的程度,约小于0.ug/L,但却能稳定存在[3]。Delevax等发现PCT的血清水平大于1.2mg/mL是细菌感染而且应开始抗生素的治疗的阈值[4]。
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中性)白细胞数量等具有相关性,尤其与白细胞总数存在正相关。可帮助辨别感染类型,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时,CRP水平升高;而病毒感染时,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医生可根据CRP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第三步
看痰色是脓性痰还是粘液痰?
有研究表明,脓性痰与细菌阳性率呈显著相关性[6]。倪力,张锋英,高稚婷等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黄脓痰组与白粘痰组相比,痰及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表明中性粒细胞量与白粘痰到黄脓痰的改变相关[7]。
由此,我们的观点是:脓性痰主要考虑细菌感染,粘液痰则考虑病毒感染、其他类型的感染或者疾病。
第四步
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如何?
细菌性感染对正确的抗生素治疗皆可显效,而病毒性感染则无效。
对于发热的患者,在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时,若系病毒所致上呼吸道感染,往往能得到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同时全身性情况亦见改善。
但对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炎等患者服同样剂量的解热镇痛类药物,退热效果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第五步
看典型的临床特点,通过所患疾病锁定病原
关于典型的临床特点,我想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1)细菌感染(列举了常见的13类细菌)[9]
表1常见细菌感染的相关疾病
(2)病毒感染(从以下8个方面加以论述)[9]
表2常见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疾病
来源:感染时间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