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症状 >> 抗生素千万不能这么用
孩子生病,最担心着急的是父母,总是希望能马上用药且立即见效,由于很多家长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有时过于强调抗生素在病程中的作用,甚至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过分依赖抗生素,反而对孩子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小儿生病究竟如何使用抗生素呢?
是否应用抗生素必须听医生的
发热、咳嗽、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所致,而在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中,病原菌可能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对上述症状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
小儿患病应赶快就医,由医生根据小儿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由医生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
通常,在常见病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由细菌、支原体感染造成者需用抗生素,而病毒(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菌)感染造成者则不需使用抗生素。
切不可得病即用抗生素。由于病情的多样性及多变性,孩子生病,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病情做出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病原菌不同用药也不同
儿童时期易患感染性疾病,但各年龄阶段、不同季节易感的病原菌不同,另外,发病季节及当时流行疾病状况对临床诊断亦有很大作用。
通常根据临床诊断,医生可以推断病原菌的种类,或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查),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果对病原菌诊断不明,可选用广谱抗生素。父母为病儿自选抗生素,缺乏针对性,可能造成疗效不佳或无效,并可能诱发耐药菌的产生,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或耐药菌的传播。
另外,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的好坏、高级低级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不要一味追求价格高的抗生素,而是应该听从医嘱,根据孩子的症状及有关化验结果科学合理的选用抗生素。
不要盲目联合使用抗生素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同时使用称为联合用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药无效的后果。
通常,有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或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又或者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者,以及联合用药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得以减少时,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用药。
一般需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仅用一种抗生素即可,多用药多保险的做法是错误的。
药物剂量由医生来确定
针对病原菌选药后,需从患儿病情、药物在体内代谢特点等方面考虑,来决定给药剂量及方式。
为确保抗生素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不对机体产生危害,掌握恰当的抗生素剂量是必须的,药物剂量通常是由医生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
另外,亦应考虑小儿机体代谢状态,对患有肝、肾疾病的小儿,除应避免应用具有相应毒副作用的药物外,还应仔细考虑用药剂量。
认为儿童用药即为简单的成人剂量减半的概念是错误的。抗生素治疗疗程因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对现有治疗的反应等而异,具体应咨询医生,认为症状消失即为病愈的概念是错误的。
用药过程中警惕不良反应
在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形式多样,轻者可出现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哮喘,甚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由于抗生素应用后杀灭或抑制了敏感细菌,未被抑制的菌种可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失调,因而在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此种感染可为较轻的局部,如口腔、胃肠道感染,亦有可能发展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应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滥用,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及耐药菌的产生。
如果您是一位基层医生!请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by/1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