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症状 >> 分子诊断助力呼吸道感染病原检测,让儿科的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相关人士阅读
呼吸道感染可以说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与成人相比,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更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易感人群,有着更高的发病率与更频繁的发病次数。
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万儿童死于肺炎,在我国是5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死因。据统计,每年儿童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位次数是5次,更有10%的儿童每年发生多达10次以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1-2]。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且年龄越小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比例越高。
更值得重视的是,病毒导致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并不总是普通的「感冒」,它的临床表现和危重程度具有多样性,其表现从轻微、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下呼吸道感染均有可能,通常季节性明显,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患儿的突然大幅度增加,对儿科临床造成巨大的压力。
最近《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一篇对重症肺炎儿童的病原学研究,大规模随访研究显示,全球因肺炎而住院的儿童中,约60%的是由病毒引起,细菌引起的不到30%。其余的10%来自真菌、肺结核和未知原因。对于这些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抗生素并不会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3]。
胸部X片检查感染且无HIV感染的儿童病例中,各感染病原的检出占比,和按照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析后的病原分布占比不同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疾病严重程度、治疗预后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案也往往不同,因此对感染病原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实际性问题。
目前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免疫学抗体检测及核酸检测4种类型。病毒分离培养是呼吸道病毒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其诊断周期长(2~10d),诊断灵敏度偏低,在临床诊断中很少应用。
抗原检测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其不足之处是诊断灵敏度不高。血清免疫学抗体检测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中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很难诊断现症感染,并且需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IgG抗体效价增长4倍或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核酸检测因其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目前已成为呼吸道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检测方法。首都医科医院谢正德教授指出「呼吸道病毒多重核酸扩增是临床诊断的需要和趋势」。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修订)》和《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病毒篇)》均强调了多重核酸检测的突出优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于年发布了《呼吸道病毒多重核酸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表明政府管理机构逐渐重视该应用方并加强监管。
所有的实验室检测都是为了给予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帮助,使医生针对每一位患儿可以拟定有效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往的肺部感染患儿的诊治过程中,儿科医生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肺部感染的确切病因及病原学诊断,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方案中的主要内容。
而随着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儿科医生对患儿肺部感染的诊治流程和方案也在随之进行更新,对抗生素的使用也变得更加重视和谨慎。
事实上,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流行已经成为全球的一大难题,国家卫健委也在不久前下发《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强抗生素的管理,除了传统加码限制抗生素使用外,本次严控抗生素滥用的通知,重点在限制儿童、老年、孕产妇滥用抗生素上。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将在临床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年11月,海尔施基因科技研发的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睿司倍?(ResP?)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该检测试剂通过将特异性多重PCR与新一代片段分析技术的结合,有效实现了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13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快速诊断。该检测方法覆盖对11种常见呼吸道DNA/RNA病毒以及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共13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相关病原的诊断。
具有全面、准确、快速、便捷的特性,在临床应用中能够为明确病原、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提供重要依据。ResP?与传统的病毒分离相比,它操作更加简单,并且最快可以在4个小时内就可获得检测结果,相对于免疫学方法而言,它有着更高的病原检出阳性率。
研究表明,多重PCR在呼吸道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使呼吸道病毒的诊断率相比于直接免疫荧光和病毒培养提高了30~50%[4]。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Res13比DFA的检出率更高(58.37%vs41.53%)[5]。
首都儿研所病毒研究室钱渊教授表示:「不同病毒引起的疾病预后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呼吸道病毒可能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而有了准确的病原诊断,一定会促进临床的诊断和治疗」[6]。
病毒病原学诊断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并将治疗方案由经验性治疗调整至目标治疗,对一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流感病毒可以使用特效抗病毒药物。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病毒感染病原学诊断对临床诊疗的帮助,如早期抗流感治疗可以提高重症流感感染的预后等[7]。
随着病毒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已经可以快速、精准的获得病毒病原学检测的结果,而准确诊断感染病因、合理拟定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减少经验性治疗,更多的实现目标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患者治疗、护理成本,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概率和传播风险!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
1.BushA.Recurrentrespiratoryinfections[J].PediatricClinicsofNorthAmerica,,56(1):67-.
2.BenedictisFMD,BushA.Recurrent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inchildren[J].BMJ;:k.
3.PneumoniaEtiologyResearchforChildHealth(PERCH)StudyGroup.CausesofseverepneumoniarequiringhospitaladmissioninchildrenwithoutHIVinfectionfromAfricaandAsia:thePERCHmulti-countrycase-controlstudy.Lancet.Aug31;():-.
4.VanWesenbeeckL,MeeuwsH,VanImmerseelA,etal.ComparisonoftheFilmArrayRP,VerigeneRV+,andProdesseProFLU+/FAST+multiplexplatformsfordetectionofinfluenzavirusesinclinicalsamplesfromthe-influenzaseasoninBelgium[J].JClinMicrobiol,,51(9):-.
5.张海邻,陈小芳,吕芳芳,etal.多重PCR技术检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和不典型病原体的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47(11):-.
6.钱渊.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诊断现状与挑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2):97-99.
7.张东伟,卢根.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危重症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2):-.
责编:章文婷
文章来源:海尔施基因科技
图片来源:海尔施基因科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