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导致的肺部炎症,以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MP是一种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壁、能独立生存,因而对作用于细胞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例如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促进MP为了生存而在其结构、形态、代谢等方面出现的改变,导致MP耐药,并给抗MP感染的治疗增加了难度[1]。MPP是小儿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有较高的传染性,潜伏期较长。部分患儿感染MP后临床症状轻微,或者仅仅是无症状携带者。但在学龄期儿童,除MPP外还会有广泛的肺外表现,例如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宿主对MP的免疫反应直接影响MP感染后的临床症状,MPP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不平衡,可表现为“症状重,体征轻”,或者是“症状轻,体征重”[3]。病理改变主要是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间质炎症。MP感染侵及气道黏膜细胞,可损害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此外,MP感染后病程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导致混合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加重病情,加大治疗难度,后果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对于MPP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蕊颗粒治疗MPP,同单用西药治疗相比,其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片基本吸收时间均有明显改善[4],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缩短病程,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百蕊颗粒为百蕊草的提取物,是单方抗感染植物药。百蕊草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其始载于《本草图经》,具有通顺气脉、清热解毒及调气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炎、急性乳腺炎等疾病[5]。百蕊草主要含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镇咳等作用[6]。从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百蕊颗粒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参考文献:

[1]陈志敏.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再认识—从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的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53-257.[2]HorvathT,FischerU,MullerL.Mycoplassma-inducedmini-mallyconsciousstate[J].SpringerPlus,,5:.[3]申昆玲,尚云晓.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4-103.[4]王晓忠,王燕,王先敏.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0):32-38.[5]路锋,赵稳操,贾艳星,等.百蕊草属药学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91-19092.[6]王峥,刘近明,李绍顺.百蕊草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006,9(11):1059-106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262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