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汇总¥腹痛。童爸汇总的关于腹痛的科普文章。最后修订:.10.13。

关键词:腹痛、肚痛、腹疼、肚疼、肚子、肚腩、肠套叠、肠梗阻、阑尾炎。

综述:小儿腹痛主要有肠痉挛、感染(特别是轮状或诺如病毒感染)、肠套叠(少见)、疝气等几个原因。大孩子腹痛则有便秘、感染(主要是肠道感染也包括尿路感染)、脓毒性咽喉炎、牛奶过敏、情绪不安、阑尾炎、铅中毒等因素。小儿腹痛要重点排除肠套叠和肠梗阻,大孩子腹痛要重点排除阑尾炎,因为这两种问题的后果最为严重。我觉得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没有强调大童存在很常见的慢性腹痛,这可能是肠痉挛等不太明确的原因造成的,比较容易出现在4-6岁儿童早上起床、饭前饭后、以及入睡前。这种腹痛往往比较轻微且无其他症状,家长帮忙给孩子揉揉肚子很快就会缓解,但是可能在一两周内反复出现。家长往往对此非常担心,医院检查,往往是检查不出任何问题的。有时候可能做b超可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但是一般来说这个是没什么意义的,也不需要治疗。

大孩子腹痛也要考虑便秘因素!健康群宝妈:5岁孩子反复腹痛一周了,不吐不拉不烧,只是疼,疼起来很厉害一直哭说肚子疼。去医院做了B超有胀气,但医生也没看出原因。医生后来建议做腹部CT,发现肠道里有好多粪石,用了开塞露好了。孩子每天都排便,但量不多,我们自己也没往便秘和粪石这方面想。医院,结果用了一支开塞露就好了。童爸回复:每天都排便,这个的确是让人忽略了肠道粪石这个原因,不过腹痛笔记里就写了腹痛要考虑便秘的原因。

卓正诊所:功能性腹痛是现代社会儿童和青少年慢性腹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功能性腹痛与内脏疼痛敏感,疼痛的阈值降低,疼痛调节系统的改变密切相关,大多数情况下,功能性腹痛定位不清楚,持续的时间常小于1小时并且可以自行缓解。

儿科医生小平平:慢性腹痛有一套很完整的评估办法,首先是识别警报症状,没有警报症状的除外器质性疾病。功能性腹痛是慢性腹痛最常见病因,包括功能性便秘、肠易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腹型偏头痛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我们经常使用的肠痉挛这个术语,其实就属于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

医生魏玮:孩子的慢性腹痛当然可以有很多原因,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没搞清楚,只是胡乱找人背锅而已。一号背锅侠应该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因为它能真切地被「看」到。另一个背锅侠则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这能真切地被检查到。第三个可能是肠道寄生虫吧。因为有许多口口相传的「例子」。好在即便是扣错了锅,折腾折腾着,慢性腹痛多数也能慢慢好起来。

知贝医疗平台儿科许存欣医生回复儿童功能性腹痛(慢性腹痛),感谢这位宝妈分享

么么丹_:我们最近也经常性说肚子不舒服,做了b超并且结合线上问诊。医生回复:1、宝宝的腹痛应该是可以自己缓解,而且疼痛感应该不剧烈,对于宝宝的日常生活并不会形成特殊的影响。2、很多时候,门诊会将该类疼痛归结于肠系膜淋巴结炎。但是从宝宝的超声以及症状来说,都是缺乏依据,并不是淋巴结炎导致。如果淋巴结的大小超过8mm,是需要考虑的。3、即使是肠系膜淋巴结炎,通常也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会自己经过1-4周的时间恢复。不会形成其他不好的影响。4、更多的专家认为,儿童期存在腹痛的情况,但是不伴有其他症状,而且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的发现,称为功能性腹痛。而这种腹痛会自然的消失,通常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药物或者饮食的变化都是不推荐的。

罗百竹:胃痛或者腹痛可以吃止痛药吗?答案是可以的。而胃疼或者腹痛吃布洛芬有效吗?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布洛芬一般对于腹痛(痛经引起的除外)效果不好,反而小部分人吃布洛芬反倒可能会引起腹痛。儿童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或者慢性功能性腹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以配合热敷按摩缓解。

默沙东诊疗手册:什么是肠套叠?一部分肠道套入另一段肠道,很像折叠式望远镜的重叠部分。受累节段会堵塞肠道并阻断血流,结果导致肠道堵塞。疾病原因不明。症状包括急性腹痛及呕吐,呕吐突然发作、且每小时发作数次,稍后粪便中带血。空气灌肠可协助诊断并可用于治疗。有时需手术治疗。肠套叠是3个月~3岁儿童中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男孩患者明显多于女孩。在大多数病例中,病因不明。肠套叠偶尔会影响大龄儿童。有时,套叠肠段可自愈。若无法自愈,套叠部分会阻断受累肠段供血(称为缺血)。如果缺血超过数小时,受累肠段会发生坏死(形成坏疽)。如果肠的某一节段坏死,可能会出现许多穿孔,使得细菌进入腹腔,引起严重感染(腹膜炎)。肠套叠常引起在其他方面正常的儿童急性胃痛及呕吐。症状一般持续15~20分钟。起初,儿童在发作间期表现相对正常。随后,随着缺血发生,儿童会出现连续性疼痛、烦躁和/或昏睡,某些儿童会排出果酱样大便(带血和粘液的粪便)或出现发烧。穿孔患儿会出现不适和腹部触痛感。有时,医生能在腹部的肠套叠处感觉到肠形块状物。医生可能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检怀疑儿童患肠套叠。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确诊。如超声检查确认肠套叠,则需进行空气灌肠。在空气灌肠时,医师通过小软管将空气注入患儿直肠,后采取X线检查。空气造成的压力可将套叠的肠段推回正常的位置。X线可显示此程序是否有效。如果空气灌肠成功,患儿可留院观察一晚后回家。由于肠套叠可能在随后1~2天内复发,因此建议父母观察进一步症状。未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约5%~10%会复发。出现肠穿孔、空气灌肠法失败以及复发的患者需外科治疗。对于复发者,手术不仅可复位,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探测是否有息肉、肿瘤以及其他不正常的因素造成复发。

UpToDate临床顾问:肠套叠最常见于6到12月龄的婴儿,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2岁前。大多数肠套叠患儿会突然发病,表现为间歇性重度痉挛性腹痛,伴有无法安抚的哭闹和腿向腹部屈曲,但也有部分患儿出现血性腹泻。疼痛发作通常间隔15到20分钟。其后疼痛发作变得更频繁,且发作后最初可能呕吐胃内容物。随着梗阻的进展,可能呕吐胆汁。疼痛发作间歇期,患儿可能表现正常。因此,该病的初始症状可与胃肠炎混淆。随着症状进展,患儿会越来越嗜睡,可被误诊为脑膜炎。有时可在右腹部摸到腊肠状腹部肿块。通过腹部超声或空气对比灌肠可诊断该病。

UpToDate临床顾问:孩子严重哭闹要警惕肠梗阻。提示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腹部明显膨隆、肠袢明显、肠鸣音消失或高调肠鸣音增加(“腹鸣”)、严重腹痛,或呕吐物为胆汁性(绿色或黄色)或有粪臭味。在新生儿中,胆汁性呕吐是可能存在肠梗阻的特别重要的警示征象(如,由于肠闭锁或肠婴儿或幼儿突发的间歇性、痉挛性、进行性严重腹痛提示可能有肠套叠,这是6-36个月婴儿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

裴洪岗:4个月到10个月是肠套叠最好发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小胖子,尤其是男胖娃,应特别警惕,2岁以上肠套叠逐年减少。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血便)是肠套叠最常见的表现。医生根据这些表现,再加上摸肚子,摸到一个长条的包包基本可以确定。但有些孩子表现得很不典型,不仔细检查很容易遗漏,让人防不胜防。

懿英YIYN:“肠套叠典型的表现是间歇性腹痛,开始可能几小时痛一次,有间歇,然后会越来越频繁,但间歇期像没事儿一样;呕吐,可能开始还没有胆汁,后来梗阻发展就来胆汁了,呕吐物就绿了;血便,有时可见到果冻样,但是并不多见,见到的时候一般都是比较晚了可见肠形,就是套叠导致了包块。

翟医师:小儿腹痛,特别是比较重的腹痛,为了鉴别诊断,排除阑尾炎/肠套叠等,做超声检查还是有必要的。超声只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没有其他异常,不一定有多大毛病,不一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非要定个标准的话,要根据淋巴结短径,不是长径的数值。目前更倾向于:短径大于8mm时才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性。

图片来自微博

真实中的谎言编辑

罗百竹:有宝妈咨询,宝宝每次吃完饭后肚子这么大,看着有点吓人,正常吗?童爸回复:孩子吃饱了就是个大肚子,这蛮常见的。观察孩子有没有不适和胃胀的表现,如果没有则不用担心。有科普知识如下:推荐看看这两篇文章:

1、橙子:为什么小宝宝会有大肚腩?很可能既不是胀气也不是便秘哦!

2、丁香妈妈:宝宝肚子又鼓又大,是吃饱了撑的吗?

孩子腹痛,推荐这些科普文章:

①裴洪岗:孩子肚子痛,父母怎么办?

②卓正诊所:宝宝腹痛哭闹不止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看医生?

③齐鲁李长青:孩子腹痛怎么办

④现代育儿百科:孩子肚子痛怎么办?

⑤欧茜医生:腹痛千万别忽略了这些情况!(阑尾炎+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疝+肠扭转+IgA血管炎+创伤)

⑥一小时爸爸:孩子肚子疼的原因[美国AAP育儿百科第六版]

⑦大慧小云:为什么孩子总说肚子疼

⑧儿科医生妈妈:孩子肚子痛吗?是否需要就诊?

⑨李长青:包罗万象的腹痛

⑩翟医师:腹痛没有搞清诊断之前,能不能打止痛针?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255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