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体再传给别人。
3、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
5、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⑴、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⑵、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
⑶、要消灭苍蝇。
⑷、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去皮。
⑸、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⑹、发现腹医院、及时就医。
“六不要”
⑴、不要吃生腌的海产品。
⑵、不要喝生水。
⑶、不要吃苍蝇叮爬过而未重煮的食物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食物。
⑷、农村不要在河里、井边洗刷马桶、粪具和吐泻病人的衣服、污物。
⑸、不要到有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和病毒的河里去游泳、洗澡。
⑹、不要到急性肠道传染病家去串门。
6、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措施有:
⑴、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⑵、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⑶、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⑷、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卫生村、卫生镇,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介。
⑸、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⑹、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
⑴、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⑵、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使用河水的地方,应划分饮水段和用水段。
⑶、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⑷、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另外,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人,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肉食品要妥善保存并烧熟煮透。生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要分开,不能混用。凉菜放醋和生大蒜,可抑菌调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