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家长不可忽视的——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肺炎支原体肺炎

又到了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除了流感以外,很多家长都还会听说肺炎支原体感染或者肺炎支原体肺炎,甚至有不少孩子被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或者“肺炎支原体肺炎”。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来讲一讲相关的小知识,希望能为广大家长朋友解开一些困惑。

1.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首先我们要知道支原体是什么?我们通常都知道细菌、病毒,其实还有其他种类的病原体,而支原体就是另一类病原之一。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比细菌要小、比病毒要大。支原体包括了肺炎支原体、脲原体属、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等,其中咱们所说的肺炎支原体是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是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能独立而不依赖活细胞生存的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相比之下,病毒虽小但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存活,就显得弱爆了。

电镜下的肺炎支原体

2.肺炎支原体感染怎么诊断?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没有明显特异性的表现。肺炎支原体培养难度较大、一般不用于临床诊断。目前临床上诊断一般根据单次测定肺炎支原体IgM阳性对诊断肺炎支原体的近期感染有价值;恢复期和急性期肺炎支原体IgM或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同样可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但我们要知道两点:(1)疾病早期检测支原体抗体可能还没有上升;(2)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在体内存在1~3个月、甚至更久,所以抗体水平在疾病恢复后可能还会保持在高的状态;此时需要根据临床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3.肺炎支原体感染就是支原体肺炎吗?

刚才已经说到,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因此就像其他细菌、病毒一样,可以引起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等,更严重者形成坏死性肺炎等。因此,回答是不一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但不一定就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还需要结合患儿的症状、体征或者胸片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4.肺炎支原体感染会有什么症状吗?

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见引起呼吸道症状和病变,起病可急可缓,发热中高度发热多见,也可低热或无热。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湿啰音出现相对较晚,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还可以引起呼吸道以外的其他多个系统的表现:常见皮肤、黏膜损伤;心血管系统受累亦较常见,多为心肌损害等;其他较少见的还有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动脉栓塞;其他尚有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结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关节炎及横纹肌溶解等。

A

B

5.肺炎支原体感染怎么治?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国内外的指南中,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均推荐大环内酯类(包括了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尤其是以阿奇霉素作为一线用药。但同时也要注意耐药现象以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情况。

所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概念没有统一。但目前国内普遍的定义为:经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治疗7天以上,仍然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加重者。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相当一部分存在耐药和混合感染了其他病原的因素,目前这样的情况,临床上也不少见。

(2)糖皮质激素(不常规使用):对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尤其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考虑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临床研究已证实了糖皮质激素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我科王玉水主任在国内较早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鼠模型,明确了其治疗的有效性及部分机制,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了实验支持,获得了天津市科技成果。

(3)丙种球蛋白(不常规使用):如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

(4)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术(不常规使用):适用于呼吸道黏液阻塞,甚至较大的支气管塑形分泌物栓塞,支气管炎症性狭窄甚至肉芽增生等。

(5)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对症处理。

6.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目前还没有肺炎支原体疫苗上市,所以在流行季节,室内注意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好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职业的家长,或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要先换衣和洗手,注意手卫生;学校幼儿园的室内要注意通风,一旦有患病的孩子,请尽量居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

最后,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七步洗法。

本期撰稿:赵久龄

编辑排版:赵久龄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zl/113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