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病因 >> 勿让病毒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如影随形
病毒感染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然而目前尚无指出病原种类与哮喘急性发作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搜索文献,看到下面几项研究,先看这项儿童的研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哮喘急性期发作预后相对更差,且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效果欠佳。
急性发作是哮喘长期控制过程中最主要的疾病负担,其中约60-80%的哮喘急性重症发作由呼吸道病原感染所致。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及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等都与哮喘急性加重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研究指出特定病原体与哮喘急性发作程度、治疗反应间的关联。
发表在年7月Pediatrics新刊上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名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的儿童,留取了其中例的呼吸道病原标本(痰、拭子),通过RT-PCR及核算检测的方法检测常见的呼吸道病原学。
图丨摄图网
▼病毒感染——哮喘急性发作的幕后黑手
例(61.7%)至少存在1种病原检测阳性,多种病原共感染发生率约为8.5%,其中最常见的共感染为RSV合并冠状病毒感染;
鼻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例(29.4%)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存在鼻病毒感染,其中鼻病毒C型是最为常见的亚型(60.6%);RSV为第二常见的病原,约见于17.9%的哮喘急性发作儿童,且不同病原学呈季节性分布。
▼合并病毒感染与哮喘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的关联
相比于病原检测阴性的哮喘急性发作儿童,阳性的儿童年纪更小(2vs.4),存在被动吸烟的比例更高(6.8%vs.3.8%),存在发热的比例略高(29.4%vs.24.2%)。
相比于鼻病毒感染的儿童,其他病原感染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发热(41.2%vs.16.2%),诊断肺炎的比例更高(15.9%vs.5.0%)。
哮喘急性发作儿童中约33.3%例表现为重症哮喘,病原菌种类(RSV、流感病毒、肠道病毒D68、腺病毒、冠状病毒)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间无明显关联。
在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中,有例(16.9%)急诊处理无效需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初步治疗失败的急性发作儿童中各种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的比例要更高(20.7%vs.12.5%),但存在鼻病毒感染并非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初步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相反,非鼻病毒感染的儿童治疗失败的比例(25.4%)要高于病原检测阴性的儿童(13.1%)。
因此,本项研究发现哮喘急性发作儿童中,病毒感染与哮喘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关联,虽然非鼻病毒感染的儿童哮喘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急诊初步治疗失败的比例也相对略高。病原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联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MerckxJ,DucharmeFM,MartineauC,etal.RespiratoryVirusesandTreatmentFailureinChildrenWithAsthmaExacerbation.Pediatrics.;(1):e
再来看一个成人的研究资料
来自中国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陈荣昌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呼吸道相关病毒与哮喘急性加重有关,会引起更突出、持续的咳嗽症状,文章近期发表在JTD杂志上。
该研究分为
哮喘急性加重组(70人)
哮喘稳定组(65人)
正常对照组(人)
主要观察指标为PCR测得的咽拭纸标本中的病毒种类、复制数。而急性加重组又分为病毒阳性及阴性组进行ACT、ACQ、mini-AQLQ评分,以及比较第1、3、5、7、14、21、28天的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评分,并对34例哮喘急性加重病人进行4周的随访。
研究发现
通过PCR手段在急性哮喘加重组患者中,病毒阳性率高于哮喘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
就各组病毒阳性病例来说,急性组的病毒复制数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
在为期4周的随访中,急性哮喘加重组的病毒阳性患者的咳嗽评分在第1、3、14天高于病毒阴性患者,而在别的症状评分上和总体恢复时间上没有差别。
研究表明
发生病毒感染的患者有更长更突出的咳嗽症状,说明呼吸道病毒与哮喘急性加重有关,而病毒感染在严重哮喘恶化以及儿童哮喘或老年哮喘中的具体潜在效应仍需进一步研究。
我们再来看看NatCommun的一篇文章赘述:
维也纳医科大学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导致哮喘的鼻病毒株,也就是感冒病毒。他们开发出了一种芯片用于准确寻找引起哮喘事件的鼻病毒株。这将为开发对抗这些危险病毒的疫苗铺平道路。
图片来源:MedicalUniversityofVienna
某些鼻病毒可能导致了超过80%的哮喘事件。病毒性哮喘对儿童尤为危险,因为儿童更可能因此患上过敏和肺病。同时感染这些感冒病毒对慢性肺病患者也是致命的。
这种由维也纳医科大学开发的鼻病毒芯片覆盖了所有的主要病毒,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就找出引起哮喘的病毒,而这项研究通过血液检测找到了导致儿童患哮喘的罪魁祸首。
这种芯片的开发主要依赖维也纳医科大学病理学、感染病学和免疫学中心的RudolfValenta教授小组此前的工作。这些研究发现感冒病毒蛋白VP1N端肽是所有鼻病毒的生物标记物。
“至少我们现在知道哪种鼻病毒引起了哮喘。”该研究领导作者KatarzynaNiespodziana说道。准确鉴定引起哮喘的鼻病毒是未来开发疫苗的基础。而发现的鼻病毒株将成为现在正在开发的一种感冒疫苗的主要靶标。“我们的工作将聚焦于一种可以对抗所有这些引起哮喘的病毒的疫苗。”Niespodziana说道。
参开文献:
KatarzynaNiespodzianaetal.PreDictachip-basedhighresolutiondiagnosisofrhinovirus-inducedwheeze,NatureCommunications().DOI:10./s--04-0
因此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同时,注意各种病毒感染的防治。1.支持对症治疗。
2.加强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注意室内通风;
3.保持患儿面部及口、鼻清洁;
4.食物尽量易消化、清淡,保证和加强营养;
5.加强体质、预防感染,平时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增强抗病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