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东兴市海滩一艘载满榴莲的船下沉,榴莲漂浮海面,遭附近村民哄抢。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些吃过抢来榴莲的人,纷纷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截止到8月27日,共计人出现不适症状。根据最新通报,疾控中心联合相关部门,最终找出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在我国并不少见,广泛存在于海水、海产品和盐渍食品中,是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菌。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30.7%,超过沙门菌,是排名第一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鱼、虾、蟹、贝类等海鲜,就是常见的传播渠道。而此次的榴莲,就很可能是经过海水浸泡之后被污染,从而导致人体食物中毒。年夏,一旅行团于宁波景区饭店聚餐后,陆续有人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虽然当时可疑食物没有留样,没能获取病原菌污染信息,但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患者腹泻标本的细菌分离、鉴定,确定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年,珠海一海岛建筑工地数十名员工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肛拭子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年,湖北仙桃市某国际大酒店举办升学宴后,名参与者中,92人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诊断,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据报道,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带病菌达45%,之所以引起食物中毒,往往就是海产品加工不当或者污染了其他食品或者餐饮具。沿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比例高于其他地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海鲜也称为非沿海地区的日常食物。加上部分地区还有生食海鲜产品的行为,导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比例逐年增高。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急性腹泻达.5万人,导致急性肠胃炎病例估计.1万例。除了海鲜以外,盐腌制品、咸菜、腌肉、咸蛋、酱菜等,也是副溶血性弧菌传播的途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呢?1、海产品食用前应彻底煮透煮熟,坚决不生吃海产品;2、烹饪好的食物尽快食用,如果吃不完应低温保存,再次食用时应彻底加热;3、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用具需分开,避免交叉感染;4、用过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5、烹饪海产品时,可以加入适量食醋,能有效杀灭副溶血性弧菌;6、最重要的是不要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尤其是从海里捞出的非海产品。如果需要确定食品中微生物是否超标,可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科学检测,确保食用安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vpuw.com//mjccyy/1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