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诊断 >> 实用关于孩子发烧,这8个误区您需要知
冬季,气温一日冷过一日,医院的呼吸科人满为患,感冒发烧的孩子尤其多。许多家长对孩子发烧有着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孩子健康。关于孩子发烧的误区,您中招几个?
误区
1输液退烧比较快
吊瓶输液主要用于严重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情况,不是针对退烧,儿科门诊需要输液的情况很少,点滴抗生素或者补液也不会比吃退烧药退烧更快。常用的“退烧针”赖氨比林,打进肌肉或血管退烧尽管比口服药快,但没有口服退烧药安全,12岁以下儿童还有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需要退烧时首选口服退烧药。
误区
2
发烧一定是坏事
发烧是大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造成的体温升高。劳累、剧烈运动、脱水也会造成人体发烧,不一定感冒才会引起发烧。发烧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是对人体有利的,并不是一件坏事。身体机能不好的人不会发烧,发烧多见于小孩是因为小孩的身体机能好,成人、老人很少有发烧的。
误区
3
发烧会把脑子烧坏
发烧不会导致炎症的产生,只有出现炎症才会导致发烧;所谓的脑子烧坏了是因为有病毒细菌侵入,才会导致脑炎,而不是发烧引起的。三天的观察期要根据病情的状况来判断,找出引起发烧的原因,不要盲目的进行治疗,如果医院治疗。
误区
4
孩子发烧睡着了
也要把他叫醒吃药
退烧药的目的是让孩子更舒服,既然孩子睡着了,他就基本感受不到不适了,所以不需要把他叫醒喂退烧药,睡着了总比醒着舒服。
误区
5
可根据体温判断病情
低烧可以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肺结核;高烧可以是幼儿急疹,也可以是脑膜炎。体温的变化规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发烧时体温的高低和病情不是成正比的,相对于发烧的度数来说,孩子的精神反应对于病情的判断更有意义。
误区
6
退烧药可预防热性惊厥
孩子发烧是否惊厥和用不用退烧药没有关系,而和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系,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体温的变化阶段,目前的研究都证实退烧药不能预防抽筋。
误区
7
吃了退烧药体温应马上正常
退烧药起效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起效后体温一般可以下降1-1.5°C,一般不是降到正常,退烧药持续的时间为4-8小时,药效过了体温还是可能再度上升。吃退烧药的目的不是让体温正常,而是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
误区
8
发烧不用药不会退烧
儿童疾病以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多见,大多会有发烧,大多也是自愈性疾病,病程过了体温也会正常。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发烧,在现代药物产生之前人们都是靠自愈繁衍下来的。但大部分能自愈不等于就不需要用药,在烧得很难受时,退烧药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有严重细菌感染时,抗生素能提高孩子的存活率,抗生素的使用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来源:以上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邮箱:jianchina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