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诊断 >> 医护人员下班后日常,他们也是普通人
来源:护士网()原创作者:紫心猫(领取稿费,请加小编)
1
忙了一天终于下班,肚子饿得咕噜叫,好在先生的车已经停在路边等我了。一上车便瘫坐在后排,脱下口罩,赶快吃一口贤惠邓主任做的艾叶糍粑,糯香可口,真是超级美味!这时,手机响了,祈祷不是科室打来的。包里掏出手机一看,是孩子奶奶,心想,肯定是我女儿又催我快点回家了,疫情后,没有同伴玩耍,可把这个四岁的孩子闷坏了。“喂,妈妈,奶奶的手流血了。”孩子在电话那头奶声奶气的说。“哦,为什么流血啊?”我不紧不慢的问她,因为上次这孩子打电话说自己留了好多鼻血,其实只是一丁点儿。“因为奶奶摔了一跤!”感觉到电话那头的她有点着急了。“我在楼下摔了一跤,可能需要缝针包扎一下。”奶奶补充说道。意识到情况不对,我立马追问:“奶奶人在哪里,伤口怎么样,有没有摔到骨头……”“嘟嘟……”汽车恰巧进了隧道,手机信号不好,电话断了。我家先生也急了,问我什么情况要不要紧,我说我也不知道啊,病史都没得问清楚,医院,可能只是皮外伤。然后又安慰自己和先生,应该没事的,不然打电话肯定会求救,淡定淡定。我试着打视频电话过去,想看看奶奶的状况,但是她们一直没有接。换先生的手机打电话过去,女儿接“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奶奶受伤了,她坐在沙发上等你们,我会照顾好她的。”从女儿话中分析,我觉得奶奶应该没有大碍。下班高峰期,有点堵车,半小时后终于到小区楼下,急匆匆的在药店买了点碘伏和纱布棉签(药店不卖生理盐水),我俩飞奔回家。2
一开门,女儿冲上来:“妈妈快来救奶奶。”“好的,让妈妈看看,奶奶伤得怎么样?”我把包地上一扔。只见奶奶坐在沙发上,右手举起,大鱼际的地方卷着一大叠纸巾,左手扶着右手腕,有点瑟瑟发抖。奶奶安慰我说:“在楼下不小心滑倒了,手上被划伤了,一直压迫伤口,已经不流血了,应该包扎一下就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拿开纸巾,吓我一跳,伤口目测5㎝长,划开的伤口里面全是草。奶奶是滑倒时手刚好撑在草地里的瓷砖上。没有生理盐水,那就碘伏冲洗伤口,我用棉签把那些草清理出来,伤口又开始渗血了,奶奶的手疼得不由自主的抖动,纱布包扎好,送去社区吧,可能要缝针。(清洗后的伤口)3
我让先生带奶奶去社区服务站,医院路程远,急诊人太多,并叮嘱先生有什么一定要打电话给我。女儿说她也要陪奶奶去缝针,那就一起去吧,我在家做饭。打开冰箱,疫情期间,奶奶存货不少呢,有肉,有蛋,有各种瓜果蔬菜。天哪,我该煮什么呢?每天工作那么忙,很少做饭,就算下厨,也是周末闲情逸致的时候,还是照着度娘做的。在厨房捣鼓了半个小时,先生打“老婆,缝好针了,医生说伤口可能会感染,消炎药要开吗?”“不开了,头孢家里还有。医院上班顺便开两盒吧。”听邻居提起过社区很贵,不想被宰。“好的,那我们准备回去了。”4
勉强做好两菜一汤,他们回来了。女儿说,缝针的时候,奶奶疼得嗷嗷叫。吃饭的时候,奶奶只能用左手拿勺子吃,我跟奶奶说明天下班我回来帮她换药。孩子爸说明医院已经收了。我有点纳闷:“还没去换药就收费了,你也同意?缝合费用多少?”“。”先生说道。“什么,块?”清创缝合,既没有拍片,又没有开药,也没有打破伤风,医院一个大清创缝合块。而且,卫生服务站既不写病历也没有收款发票,简直不要太坑人。次日早上我们还得再送奶奶去打破伤风。接下来的伤口换药,我在药店花了二十几块钱买耗材,科室开了几瓶生理盐水,在家亲自换药,前几天伤口感染,疼痛明显,老人家经常看着自己的手忧心忡忡,啥也做不了,连吃饭都只能用左手了,ADL评分降低。使用抗生素口服?脓液引流,消毒处理好伤口,五天后基本愈合无渗液,疼痛感减轻,就等拆线了。孩子奶奶这才露出了笑容,我也松了一口气。感言
在医院工作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可能经常遇到患者问以下类似的问题。地点:住院病房患者:某医生在吗?答:某医生今天休息了。患者:医生也有休息?地点:门诊部患者:刚才这个诊室的医生呢?答:已经下班了。患者:医生也会下班?——Yes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下班,需要吃饭,需要休息。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父母,有爱人,有儿女,有同学,有朋友。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有柴米油盐,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因为,医生是人,不是神,请理解和善待他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有无,及时获取考试相关信息,我们特别组建了护士/护师/主管/副高/正高等考试相关群。我们将在群里第一时间发布考试相关信息,并组织大家打卡学习,制定复习计划,不定期发布考点总结等,而且还不定期有一些小惊喜哦。加群啦赶快长按识别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