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预防 >> 家长们注意了宝宝病毒性腹泻这么治可能
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轮状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在小儿腹泻中常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腹泻,还可造成多系统损害,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死亡的患儿占住院病毒性腹泻患儿总量的17.5%-34%。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轮状病毒腹泻死亡的病例有60万—87万人。
为什么病毒性腹泻的死亡率这么高?
其实,引起婴幼儿死亡的并不是病毒性腹泻本身,往往是采用了不恰当的治疗方法造成的。一些家长甚至是医生没有进行化验检查确定引起腹泻的具体原因,就凭借“经验”给孩子吃抗菌消炎药进行治疗,但是抗菌药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杀灭肠道有益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增多,产生的毒素加重宝宝肠道粘膜受损。我们都知道,人体70%免疫力来自肠道,菌群平衡和肠粘膜受损会破坏宝宝自身免疫力。这样就会导致病毒不能被我们自身清除、通过受损肠粘膜进入血,传至全身,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多器官衰竭而致死。
常博士温馨提示:医院检查确定腹泻原因,再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
那么,该如何科学治疗病毒性腹泻?
由于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且变异度高,因此目前并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抵抗病毒感染主要依靠自身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抵抗力”“免疫力”。肠道是人体防御的天然屏障,机体免疫力取决于粘膜免疫力。因此,修复肠粘膜和提高免疫力是治疗病毒性腹泻的主要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感染性腹泻药物选择的6条标准:高效、可口服、可与口服补液合用、不被肠道吸收、不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尤其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和可抵御一系列肠道病原体。
既能满足以上国际标准,能修复肠粘膜和提高免疫力的酪酸梭菌无疑成为理想用药。酪酸梭菌是一种益生菌,非常安全,适合宝宝。酪酸梭菌能产生大量酪酸,直接影响修复腹泻宝宝的肠粘膜,提高粘膜免疫力,并且能促进肠道中的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增强生物屏障功能,有效防治病毒性,减少死亡,提高疗效并降低治疗费用。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行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酪酸梭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3-7天的总有效率均高于92.7%。与常规用药对照组相比,患儿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等缩短。
文献数量较多,仅截取单篇研究文献数据举例说明:
推荐方法:在病毒性腹泻发生初期大剂量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单次服用量可提高至3袋,连用3-5天,即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腹泻。
另外,临床上酪酸梭菌还经常与物理吸附剂蒙脱石散联用治疗病毒性腹泻,也有非常好的协同增效效果。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行的大量临床观察研究都发现,酪酸梭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3-7天的总有效率高达%。
文献数量较多,仅截取单篇研究文献数据举例说明:
推荐方法: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间隔2h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一次一袋,一天三次。
版权声明:本文由“肠道微生态与健康”(cdjk)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wh/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