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的使命

伟大的抗日战争已过去60年,但它给时人、后人的反思却与日俱增。谁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的领导者?谁又是伟大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仿佛这些不争的史实又产生了动摇。更有甚者,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所谓文人打着尊重历史的幌子,公然为汪伪汉奸政府翻案,替汉奸文人评功摆好……我是一名由党培养的老共产党员作家,在伟大的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想想三千多万惨死在日本军国主义屠刀下的同胞,我必须拿起手中的笔,再现伟大抗日战争血与火的苦斗历程,重塑伟大而坚强的中华民族的英雄魂魄。为此,我相继写出了《延安颂》、《八路军》、《冼星海》等三部电视连续剧。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

同一历史题材,在不同文学艺术家的笔下会写出千姿百态、乃至是完全对峙的作品来。这是由于受着文学艺术家的世界观、创作风格和流派的制约。正是出于这类缘由,在某些文学艺术家的笔下,伟大的长征变成了担架上的“诡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战变成了“游而不击”等等。更加严重的是,他们打着各种旗号想方设法地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有的乃至还为汉奸唱赞歌。为此,我不但一次地坦陈:我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认识历史和诠释历史,并以之指点我进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我的创作实践证明,电视连续剧《长征》、《延安颂》、《开国领袖毛泽东》等重大历史题材作品,遭到了绝大多数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欢迎。

《延安颂》所截取的历史段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面临着两个伟大的历史变革,其一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二是制定正确的抗日战略、方针,领导全国人民获得抗日战争的最后成功。这就要求《延安颂》必须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独特的政治、军事视角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指挥中国的抗日战争,处理好国共两党的关系,统一全党、全军的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进而从政治、军事、组织上完成抗日战争和获得全国中医白癜风的治疗成功的准备,进而写出伟大的延安精神。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眼里的真正历史!固然,中国共产党人在完成这1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也犯过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乃至是严重的毛病。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是这段伟大历史前进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因此,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正确的党。

电视连续剧《八路军》,是反应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坚持八年抗战的。因此,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必须完成毛泽东同志屡次说过的一句话: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为此,我们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中以重彩浓墨写出了一个接一个悲壮的战役。同时,我们还首次正面描述了八路军协助国民党部队实行“忻州会战”、“太原保卫战”、“韩信岭阻击战”等战役,让今天的观众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八路军不仅是抗战的队伍,而且还是顾全大局、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的人民军队。其次,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应以八路军总部为中心,上挂中央、下连三师和普通指战员和老百姓,真正写出敌后全民抗战的立体画卷,让今天的观众看后由衷地相信:民兵是成功之本,这就是人民战争。再其次,《八路军》以不多的篇幅写出:国民党部队是正面战场上的抗战主力,但由于蒋介石在抗战早期确立战略问题上的失误(打阵地战),致使了重大失败和伤亡,从而反证了毛泽东同志的持久战思想是正确的。

电视连续剧《冼星海》是一部音乐传记片,其历史背景大致与《延安颂》相同。为何在记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要写一部《冼星海》呢?我在剧本前言中写了以下这段话:“冼星海是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的命运,是中华民族命运的缩影;冼星海的奋斗之路,是中国人民发奋图强、走向光明的典型;冼星海能创作出划时代的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是由于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融进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我以为,惟有如此,才是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诠释冼星海的道路;惟有如此,当代青年才会认识冼星海的道路是正确的。

坚持走艺术创新的道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同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不停地创新。换言之,如果没有创新,艺术就会枯萎,走向死亡。一样,艺术家的创作停滞不前,失去了创新,艺术家的创作就结束了!就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创新是艺术家毕生寻求的使命。

我自中学开始就和艺术结缘,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与艺术为伴,深知艺术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为此,我由音乐而文学,而戏剧,而电影。如今,又在电视领域笔耕不休。这些年来,我在创作《张学良》、《长征》、《延安颂》、《开国领袖毛泽东》等多部电视连续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剧的进程中努力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留有很多遗憾。现仅就《冼星海》的创作谈一谈艺术创新问题。

我在40岁之前是作曲家,50岁以后是剧作家,中间还是一名写了40多本书的作家。我认为自己有条件写一部20集以上的音乐电视连续剧。另外,我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时就酷爱冼星海的音乐,寻求冼星海走过的音乐之路,固然我还有着与冼星海相似的学习音乐的经历。因此,历经几十年的思索和寻求,遂决定写一部20集的音乐传记电视连续剧《冼星海》。

我认为音乐电视连续剧必须具有4种属性:其一是用音乐结构故事,其二是用音乐推动情节的展开,其三是用音乐塑造人物的性情,其四是用音乐带出背景。

冼星海一生经历了为音乐而人生、为祖国而人生和为革命而人生的三个阶段。为此,我成心把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阶段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在巴黎,主要完成从为音乐而人生向为祖国而人生的转化,其代表作是三重奏《风》和女声独唱《我把你热恋》;第二乐章在上海和武汉,主要完成由为祖国而人生向为革命而人生的转化,其代表作是《救国军歌》、《太行山上》和《到敌人后方去》;第三乐章在延安,终究完成为革命而人生,并创作出划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我在用上述音乐结构故事的同时,也精心设计了用音乐推动情节的展开。如冼星海用小提琴演奏着《顶硬上》的主题奔向巴黎,遂又在《饿马摇铃》、《流浪者之歌》中写出冼星海落魄于巴黎街头,为艺术而生之路仿佛走到了绝境。1曲三重奏《风》既写出了他和人生命运的对抗,又写出了他的命运转机,待到露易丝深情地唱出《我把你热恋》,又于绝境中迎来了重生。同时,我也就用音乐写出了冼星海勇于挑战命运的性情。

音乐片最忌讳背景的交代和情节的铺排。因此,所有时代背景均由音乐完成。如冼星海回到上海以后,1曲《五月的鲜花》,就道出了抗战前夕的时期氛围;再如冼星海向延安进发的路上,放羊老汉1曲《信天游》,就把听众带入了陕北高原。

最后,我希望今后我国创作生产更多的长篇电视音乐片,由于音乐是人们的心灵之声。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电视剧《八路军》剧照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电视剧《延安颂》剧照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电视剧《冼星海》剧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wh/6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