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预防 >> 肠道病毒71型EV7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以下幼儿为主。
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省疾控中心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EV71仍是当前陕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一般4-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期。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以出现症状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粪—口途径传播:从字面上看,就是从“粪便”到“嘴”的传播。一般情况下,肠道病毒主要随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排出体外,直接或通过手、餐具、衣物及其他物品、苍蝇等污染食物和水,人食用或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就会被感染。除此之外,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如玩具、物品,再经手入口导致感染。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天,多数突然起病。根据病情进展分为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
轻症病例: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中、低热,38℃左右)及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多数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患儿常会因为口咽部疼痛而不吃东西。
应注意的是,部分患儿出疹症状不明显,早期不容易识别。
目前,国内有两种产品,一种是从6月龄到3岁,一种从6月龄到5岁。两种疫苗免疫效果基本相同。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发热、腹泻比较常见,注射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瘙痒。
已知对EV71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得接种。
如有下列情况,应在决定是否接种时慎重考虑: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出血。
2.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本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减弱。接种应推迟到治疗结束后或确保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对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础疾病可能会使免疫应答受限,也应推荐接种。
3.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患者,应慎重考虑是否接种该疫苗。
1.同其它疫苗一样,接种EV71疫苗不一定产生%的保护效果。
2.EV71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HFMD和相关疾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HFMD。
3.接种EV71疫苗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4.接种EV71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发过敏反应时,用于急救。
5.故现阶段暂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2周以上。
6.对于接受免疫抑制药物的儿童,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抗代谢药物、烷化剂、细胞毒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等可能会降低机体对本疫苗的免疫应答。对于免疫缺陷儿童(亦包括HIV感染儿童),接种EV71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数据,可在评估儿童感染EV71病毒风险后决定是否接种。
7.建议使用同一企业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暂不建议使用不同企业疫苗完成接种程序。
8.接种疫苗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