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引起的疫情持续数月,大家每日接收到有关病毒的资讯越来越多,有时今天说这样,明天又会变得不一样。坊间的有不少说法,夹杂道听途说,有些可能你也听说过,心中也有些疑问?防疫要尽量正确理解疫情,以下这8件事,就不要再盲目相信了!

不可信之一:小孩子不会受感染

Livescience报道指儿童绝对可能会感染COVID-19,尽管最初的报告显示,与成人相比,儿童中的病例更少。

但最新研究表明,儿童被感染的可能性与成年人一样高。根据Livescience引述NatureNews的报道,研究人员在3月5日报道的一项研究中对深圳多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可能暴露于这种病毒的儿童被感染的可能性与成年人一样。不论年龄大小,约有7%至8%的COVID-19病例接触者随后对该病毒呈阳性反应。

不可信之二:感染后一定会发烧

世卫于2月28日发表报告,整合了2月的16日至24日,25名中外专家在中国考察新冠肺炎得出,新冠肺炎患者一般平均会在受感染5至6日(即平均潜伏期为5至6日,而潜伏期一般为1至14日)后,出现轻微呼吸道徵状及发烧。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烧,约有约80多%的患者有发烧的症状。

以下为最常见病症:

1)发烧(87.9%)

2)干咳(67.7%)

3)疲劳(38.1%)

4)有痰(33.4%)

5)呼吸急促(18.6%)

6)喉咙痛(13.9%)

7)头痛(13.6%)

8)肌痛或关节痛(14.8%)

9)发冷(11.4%)

10)恶心呕吐(5.0%)

11)鼻塞(4.8%)

12)腹泻(3.7%)

13)咳血(0.9%)

14)结膜充血(conjunctivalcongestion)(0.8%)

不可信之三:新冠肺炎可当作流感看待死亡率低过流感

肺炎疫情爆发,同时「撞正」季节性流感高峰期,不少人将流感和新冠肺炎两者作比较。特别是美国先有流感大爆发,多数人不以为意。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在3月3日表示,现时确诊新型肺炎引致的死亡率约3.4%,比季节性流感的1%死亡率明显为高。他指出,COVID-19的传播率较流感低,惟病毒产生的病情比流感严重,且现时没任何疫苗或疗法。

新冠肺炎的数据千变万化,确诊数字与日俱增,关于死亡率的数字,由最初爆发至今已有有不少版本,要肯定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还言之过早。

《纽约时报》早前有报道便指,通常大家都会先发现最严重个案,而有可能令人错误理解感染患者致死的情况。出现轻微徵状的人,或从来求医,因此确诊个案或许比我们所知的更多,死亡数字或许被低估。疫情发展如今情况令人担心,大家绝对不应掉以轻心!

不可信之四:新冠肺炎患者可完全康复?

一般的病毒感染规律,患者受病毒感染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是实际上抗体可能持续时间不长,所以已经痊癒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还是有再感染的风险,有部分病人出院后,再确诊验出阳性。

至于痊愈患者会否留下后遗症?香港医管局临床治疗专责小组主席暨传染病中心医务总监曾德贤透露曾德贤解释,病毒性肺炎会令患者肺部出现纤维化,需靠药物治疗,亦可能会留下疤痕,这些疤痕变硬后会阻碍呼吸。

不可信之五:宠物可传播病毒

早前有确诊者的宠物犬亦对病毒呈弱阳性反应,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弱阳性代表很可能是十分低程度的感染,他呼吁大家冷静,勿误信内容农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表示,目前多位病毒生物学专家达成「狗被感染不等于具传染性」共识。

猫狗有弱阳性,是由人传染给猫狗,而不会是猫狗传染给人,其中理据包括猫狗打喷嚏、咳嗽的飞沫距离是近范围,亦少见猫传猫、狗传狗。

专家照顾猫狗的卫生须知:

1.摸它们、准备水等:手部卫生,如洗手

2.外出时,与其他猫狗都要保持安全距离,当猫狗在外出排泄时,准备好1比99的漂白水,在处理完排洩物后,将漂白水倒在该位置,同时注意勿令猫狗误饮到漂白水

不可信之六:新型冠状病毒只攻击肺部

新冠肺炎和沙士患者受损的器官集中在肺部的不同位置,新冠病毒除了攻击肺部,还会攻击心脏、肾脏、肠道等多个器官,造成多个器官衰竭。有专家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难度比沙士患者大。

不可信之七:网购包裹令人易中招

疫情严峻,不少人改为网上购物,但病毒可黏附包裹,令收件人中招?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一般情况下快递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低,目前尚未有因快递而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世卫亦透过Twitter表示,包裹是安全的,因为病毒难以在物体表面长时间存活。

不可信之八:戴口罩可%保护免受病毒侵害

以为戴了口罩就百分百可免于病毒侵害,就可免了其他防疫消毒工作,这说法亦不要尽信。事实上,一般人在人多聚集的公众地方用外科口罩,可阻止飞沫传播,但也要注恴口罩是否戴得正确或是否合符标准,否则就算勤力戴口罩,也无助减少会感染风险。

提升身体防疫力,关键在肠道!

原来超过70%的免疫细胞配置到肠道内!你可能会有疑问,肠道明明是消化器官,为什么又是免疫系统呢?肠道的天赋使命是消化和吸收,不过,别忘了肠道同时也是最危险、最肮脏的地方,无数的病菌、毒素都在每天入侵人体内。所以,身体在设计防御系统时,会把大量的免疫细胞配置在肠道内,保护肠道黏膜的安全。当中超过七成以上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B细胞等,都是集中在肠道生长,肠道可谓「人体免疫系统的最前线」。

根据研究表示,褐藻糖胶与T细胞、单核白血球、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产生相互作用,能够影响先天的免疫细胞和免疫介导细胞的反应。这种激活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提升人体对抗慢性疾病或重症的功效。

自然醣褐藻糖胶3-Plus含量极高!每瓶胶囊装有颗胶囊,每颗含有mg高纯度褐藻糖胶精华,每瓶总共含有40g的高纯度褐藻糖胶。服用4颗胶囊,足以吸收1g的褐藻糖胶精华。

每日建议摄取量:

日常保健:每天1-2颗

长期生活病:每天2-4颗

重症初期:每天6-8颗

重症中期:每天12-16颗

重症晚期:每天20-26颗

新冠防疫相关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如何自保做到这八点!有效减少病毒预防感染!

在家也不代表安全!如何安心在家安全抗疫?

发烧一定是中招?37度等于发烧?体温低增患癌风险?量度体温6大须知

酒精、漂白水用错会有反效果!10个防疫不能犯的错!

疫情之下,癌症患者该怎么办?如何区分癌性发热和新冠病毒发热?

过度清洁反而减低免疫力?消毒洗手过多易致湿疹哮喘,5大反效果要注意!

营养师分享防疫食物,常见的苹果、洋葱咖喱能提高免疫力!

用手摸脸易中招!不自觉每小时会摸23次!教你4招防止摸脸!

在家抗疫看新闻总是担心?4招教你抗疫好心情!

防疫宅在家,简单8项饮食守则健康过新年!

关于新型肺炎你有的问题,一次解答!和感冒的区别?在家怎么预防?饮食要注意?

防疫宅在家,身体总是觉得累!休息了再久还是乏力?原来是体内缺少了这些...

泡脚、戴围巾就能增强免疫力?5大暖身抗疫方法,一次看懂!

新冠肺炎和流感症状的差别,该怎么预防?

癌症病患在肺炎疫情下要注意什么?防护守则就看这一篇!

美国Amazon五星好评

精选案例分享

自然醣开始一个全新单元,

将美国亚马逊网站的自然醣产品五星好评

分享在我们发布的每一篇文章之下,

让您能够分享全球自然醣顾客的成功喜悦:

Amazon评论英文原文:

亚马逊此评论直达链接(复制链接于浏览器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wh/1028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