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常识 >> 医生给抽血了一次检测肺炎支原体,就给了抗
接到一位妈妈朋友的咨询。
说宝宝咳嗽1周多了,医院的医生,就抽了一次血液检查,给了下面一张报告单,就简单粗暴的给孩子开了阿奇霉素。
她非常怀疑医生的诊断,就来问我能否单靠这张报告单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看了检测结果,不说这个数值不够,单靠一项检查肯定不能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
无巧不成书。
没几天,也是另外一位宝宝因为咳嗽,做了相似的检查,给了如下报告:
也被诊断支原体肺炎,给了抗生素,一样也是不靠谱的医生!
那为什么这样的两位宝宝,单就检验来说,是不具备足够证据支持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呢?
我们由浅入深,来回答文章标题的问题。
1首先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的名称。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它是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
从下图电子显微镜下的肺炎支原体看到,肺炎支原体在经过电子放大镜放大后外形看起来像是米粒。
(图片来自:WaitesKB,Clin
MicrobiolRev.;17:–)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展示了电子显微镜观察范围以及支原体大小对比细菌)
支原体的小,让它具有三个天生的逃脱机制:
?1、很容易逃脱过滤器;
?2、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它;
?3、很难通过常规培养方法,让它在实验室显露原形;
支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
其中有一种支原体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被称为肺炎支原体(支原体外形模式图见下方)。
这个突出的触角能够粘附在人体呼吸道粘膜上皮,从而实现感染人体的邪恶目的。
如下图:
(图片来自:WaitesKB,Clin
MicrobiolRev.;17:–)
2其次
检测阳性就是支原体肺炎了吗?
很多家长以为肺炎支原体检测报告阳性,孩子就是支原体肺炎。其实不是这样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的一种,是病理解剖诊断名词,是医生用来描述一种疾病的名称。
同级别的描述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而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的名称。
区别见下图: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1~4周的潜伏期。
潜伏期过后,继而出现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不会是肺炎。
严重者入侵到肺泡时候可发才算生支原体肺炎,也就是说被支原体感染的孩子不会是每个都发展成为肺炎。
3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孩子难受主要体现在哪里?
支原体肺炎起病缓慢。
发病初期有咽痛、疲乏、发热、缓慢恶化的咳嗽并且会持续数周/数月、头痛。
?发热:
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发热可持续2~3周。
?咳嗽:
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急促(气短)、胸痛。
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可以持续1周以上。
总之,孩子被支原体感染后,多数表现为发热、咳嗽等,只有大约3%~10%的支原体感染者发生支原体肺炎。
因此,不能说肺炎支原体阳性就是支原体肺炎。
4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
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检测肺炎支原体,帮助医生寻找更多证据支持支原体感染诊断呢?
(放弃钻研的妈妈可跳过这一部分)
▎1.分离培养
分离与鉴定这是确诊支原体感染的可靠方法之一。
50%CO2环境中培养,初次分离需1-2周才长菌落。
出现“荷包蛋”样菌落(见下图),需经数次传代达后。
菌落开始典型,典型菌落可初步诊断。
但该实验方法对临床快速诊断,也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所以临床意义不大。
▎2.血清学检测
(1)补体结合试验(抽血一次):
需要采静脉血。
用患者血清与支原体脂质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恢复期较急性期效价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
一般报告上会标注为:1:40;1:80;1:等。
对诊断数值上,补体结合试验≥1:,既往可作为诊断标准之一。
但是目前这项诊断方法在诊断支原体感染方面,已经逐步面临淘汰。
(2)ELISA技术检测(抽血两次):
需要采静脉血,可以查特异性IgM和IgG,具有很高的特异度,效果接近PCR。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能产生特异性IgM和IgG类抗体。
IgM类抗体出现早,在病后第3天即可升高,病后2周消失。
特异性IgG产生较晚,落后于IgM。
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2~3周,当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IgM抗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同时由于IgM/G两者均有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因此IgM/G抗体阳性需要两份血清标本,前后对比,才能较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甚至临床症状改善,但是滴度维持先前的水平,还需要第三份血清检测对照才能明确诊断。
而这对家长来说,宝宝要再抽一次血。
例如下图,在抛物线对称的两端抽血,监测出来的血清IgM/G滴度很接近,无法从单一角度鉴别指标是否有意义。
如IgM抗体阴性,则不能否定肺炎支原体感染,需检测IgG抗体,但也只能说明既往感染。
因为IgG较IgM出现晚,需动态观察,如显著升高提示感染,显著降低说明处于感染后期。
(3)基因诊断(抽血1次):
利用DNA探针对支原体诊断其敏感性稍差,但特异性高。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但由于费用高,所以目前应用的较少。
写到这里,我相信各位妈妈已经得到解答:
无论是文章开篇的那一张报告单,由于1:80的数值先不足够达到诊断标准,又或者单次检测IgM抗体,都是不能够作为充足的证据支持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简单列了表格说明以上几种方法对比:
(翻译自:CDC网站:)
5预防支原体感染的方法
人对支原体的免疫力较低,再次接触时有可能再次感染。(得过的宝宝还可能会中招)
支原体感染可以造成小流行,要注意隔离防护,以下为几个小预防支原体感染方法:
(1)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要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2)注意卫生:
秋冬季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饮食清淡:
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4)身体锻炼:
多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jc/1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