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症状 >> 阴雨天气,如何防控寄生虫感染
前言:
寄生虫其实就像垃圾堆里的苍蝇,不管你如何消灭苍蝇,只要垃圾堆在,苍蝇、蚊子、老鼠绵延不绝,这不是苍蝇、蚊子、老鼠的原因,是垃圾堆的原因。寄生虫同样如此,平时调好水,改好底,做好预防。不要等到虫来了,大量爆发了再来处理,这个时候可能药用了,鱼也就去了。
常规情况下,我们的观念都是,先杀虫,后消毒,主要思路是,寄生虫寄生,对于鳃丝造成破坏,最后导致鳃丝肿胀,引起烂鳃,杀不死虫,就算是杀菌再彻底,效果依旧不明显,所以,一贯的做法就是,把杀虫排在第一位。
寄生虫关键不在于杀,而在于防,通过水质调控,净水、改底、解毒工作,日常清洁鳃丝,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寄生的繁殖和感染频率,有好的鳃,清洁的鳃,才会有健康的鱼儿活动,鱼儿烂鳃,引起鱼类不吃料,与水质恶化其实有重要关联,同时,预示着疾病的来袭,水质好了,虫也会少很多,不是说偏酸水体打不死虫,而实际上是,偏酸的水体、有机质较多的酸化底质,可以为寄生虫的生活、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寄生虫繁殖速度和苍蝇、蚊虫是差不多的,所以,机体、环境、病原,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环境则是重中之重,所谓的,养鱼先养水,养水多改底,绝对有道理。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户追求高产,养殖密度逐渐增大,投料量也逐渐增加,水体负荷日渐增大,尤其是底部有机质积累较多,尤其是温度较高的夏季,往往形成水体分层较为严重,这样,导致底部有机质腐败、氧化,形成各种有害物质,底部环境往往是处于极度缺氧的状态,氧债不断加大。
所以,以后我觉得应该推崇杀虫先杀菌,杀菌先调水,调水先改底的理念,寄生虫寄生鱼体,尤其是车轮虫寄生,对于鱼类不会产生直接性危害,反而是后续的细菌感染、水质恶化引起的死鱼,需要更加值得重视,所以,有虫、有病,我们必须严格贯彻先调控好鱼塘水质,做好解毒、改底工作,对于杀虫疗效有明显帮助,盲目杀虫、杀菌,可能会起到相反作用,这恐怕对于各种鱼类都有最大的好处。
但是,由于当前的养殖密度逐渐增大,投喂量逐渐增多,底部有机质积累较多,加上池塘底部极端的氧债环境,迫使水体还原性不断加大,一般情况下,认为以上水体还原性是很强的,氧化还原电位是很低的,在这种环境下:
首先,鱼类的体质是极其脆弱的,尤其是肝胆问题较为严重,免疫力下降,使用杀虫剂本身对于鱼类是不利的,有时候过大剂量使用杀虫剂,更会加大对于鱼类的应激性反应,导致鱼类出现应激性死亡。
其次,任何杀虫剂或者消毒的使用,很大一部分会抵消水体还原状态,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这样,就会使得杀虫剂实际使用剂量不能满足杀虫需要,使得杀虫效果减弱。
第三,很多情况下,引起鱼类烂鳃的关键因素包括:水体环境和寄生虫寄生,所以,如果寄生虫不能被很好的杀死,最后导致烂鳃病无法痊愈,这也是鱼类疾病难以控制的关键所在。
根据以上分析,本人认为,按照当前的水体环境和养殖思路来看,尽可能消除水体还原状态并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是杀虫消毒前应该做的首要工作,一般的消毒剂都是带有氧化性质的,所以,在杀虫前处理水质,或者提前杀菌,可能对于杀虫的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鱼类体质较差,会分泌大量的粘液来保护自己,过多的粘液又会影响杀虫消毒效果,处理水环境,或者尽可能的采用氧化剂,一方面可以尽量消除影响用药的各种外部因素,另一方面,对于鱼类的刺激性和应激性会减少,第三方面,鱼类出现寄生虫感染,肯定也会有细菌继发感染,治病放在前面,可能对于鱼类体质的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先杀菌后杀虫,可以对于杀虫起到增效作用,实际上杀虫消毒只不过是一前一后的问题,并不影响杀菌的效果,但是,先杀菌,对于疾病防控更有优势。
鑫牧康水产一直提倡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少量寄生虫感染,对于鱼类的危害并不是很大,寄生虫的繁殖与水质底质恶化有直接关联,所以,处理好水环境,底部环境,是以后防控寄生虫感染的最佳途径。
鑫牧康水产部分特色推荐产品:
1、解毒活水灵、解毒安升级版。(清洁鳃丝,较少鳃部负荷,也是处理寄生虫问题的重要步骤。)
2、葆速解、攻底、底劲爽。(一定要选择真正的过硫酸氢钾底改,要注意:底部环境恶化是寄生虫感染的直接途径)
3、推荐使用的杀虫剂:华牧车轮净、伦清、特养车轮净(黄药水)、鳜管速灭、鳜管速灭提纯液。
4、百炎清(高聚碘)。杀虫后,避免细菌继发感染,可以选择百炎清杀菌。
5、菌乐乳。杀虫后,建议及时用菌乐乳调控水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