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JAMA.PublishedonlineOctober11,

艰难梭菌是梭菌属的一种专性厌氧菌,对氧十分敏感,很难分离培养,故得名。艰难梭菌最早发现于年,年发现该菌与临床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有关,方被重视。

艰难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生境中,如土壤、干草、沙、一些大型动物的粪便,及狗、猫、啮齿动物和人的粪便,此外大量存在于水和动物肠道中。婴儿的粪便中常含有艰难梭菌,为新生儿肠道中正常菌群,大约50%12月龄婴儿的肠道中有艰难梭菌,2岁以上儿童的带菌率大约为3%,但此菌在健康成人中出现频率较低。

粪便移植也称粪菌移植“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其他名称为“肠菌移植”或“肠微生态移植”。迄今,全世界已有数千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美国在这方面发展最为迅速,已经有一些机构建立了类似血库的粪便库,以作为该治疗方法的支持平台。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每年导致约1.4万美国患者死亡,主要是因为这种感染主要引起腹泻,而该细菌对标准抗生素有较高的抵抗力。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或可治疗该细菌,即将人类排泄物制成药片。

近日,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方面,将冷冻排泄物封装于胶囊中,1.6克的合成药丸将与传统的排泄物移植技术一样安全和有效。在8周内,20名患者中18名,服用30或60粒大便药丸后腹泻完全缓解。

本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粪便移植已经证明是缓解艰难梭菌感染的理想方法,但是在安全性和友好性上不太让人满意,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广泛使用。粪便药丸如果能代替粪便移植,将会让这种方法发挥重要作用。

这听上去非常让人恶心,不过从道理上,人类粪便是人体的排泄物,主要成分其实是细菌。现在的研究证明肠道细菌功能十分重要,甚至有学者认为肠道菌群属于人体的一种重要器官,所以从道理上来说,将正常健康人的大便移植给患者,这非常类似于器官移植的理念。

早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医生就使用所谓的排泄移植物治疗各种类型的传染病。该疗法被认为通过恢复肠道细菌的自然平衡状态而发挥效用(自然平衡状态能够战胜入侵微生物)。通常,内科医生会利用结肠镜检查,或者从鼻部或口部插入胃部的塑料管,将捐赠者的排泄物施用到患者体内(直肠给药)。虽然这些过程相对安全,但也非完全没有风险

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感染性疾病专家IlanYoungster认为这虽然比较恶心,但是比通过管道移植好太多了。“这可能不是你生活中最好的体验。”IlanYoungster说,“但是,这也比在你喉咙中插一根管子,或进行结肠镜检查,或遭受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要好得多。”

研究摘要

年8月到年6医院,20名平均年龄64.5岁(11-89岁)的志愿者参与了这一研究。入组患者要求至少有3次中度艰难梭菌感染的表现,使用万古霉素6-8周治疗无效,或者至少有2次严重艰难梭菌感染的表现,并需要住院治疗。粪便来自健康志愿捐助者,经过-80度到度低温冻存。患者连续2天每天服用15只大便胶囊药丸,随后进行6月的症状和副作用的随访。

主要疗效指标是安全。有效性标准以腹泻缓解8周内不复发为标准。药物临床研究中一般将不良作用进行分级分析,本研究以不良作用二级以上作为评估标准。药物不良作用是指某种药物导致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可以是预期的毒副反应,也可以是无法预期的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用问卷进行疗效评价,和每天肠蠕动次数。

研究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14名患者一次治疗腹泻缓解(70%;95%CI,47%-85%),6名无效患者重新治疗后4名患者腹泻缓解,总体腹泻缓解率达到90%(95%CI,68%-98%)。肠蠕动次数从每天5次治疗3天后降低到每天2次(P??.),8周后进一步降低到1次(P??.)。自我健康评分(1-10分标准)从治疗前5分提高到治疗后8分(P?=?.)。

初步临床研究证明这种大便药丸确实能作为艰难梭菌感染,但最终关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结论仍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来源:医脉通

=========

欢迎您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yy/9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