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 肠道感染预防 >> 原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了肠道免疫
点击 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钟南山院士讲道:第一,这个疾病有时对它的认知有个过程,现在检测能够比较快地检出来,这是一个,不是全部。第二,大家在研判的过程中,现在你要定它的话,以前是从国家的CDC,或者国家部门严格地鉴定以后才可以。现在的考虑不太一样,因为两次的检测有阳性你就可以定,这也是一个原因。作为我们来说,原来是四五十例,现在是多例,是不是增加的极为迅速,不能这么讲,一个新发的疾病在早期是有一个过程。医务人员受到感染,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当然这个病很难跟非典来比较,病情比较轻,肺部的情况还不像非典,病毒性肺炎通常的情况就是这样。
李兰娟院士-1-20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国家这次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有许多的指示、批示,今天专门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海关、交通等有关部门都要负起责任来,尤其是各级政府要承担责任,把联防联控的机制启动起来。几个方面:武汉要把疫情、病人感染者控制住,尽快防止向其他地方扩散。对于其他各省市,病人要切实地发现,主要是有不舒服、有症状、有接触者,要到相关的门诊去检测。检测以后及时地发现,然后及时地隔离,包括在其他地区发现,不但给他隔离,跟他接触相关的病人也要按照要求隔离。这样把有限的传染源控制了,就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扩散。政府要在这方面负起责任,各个部门共同来负责。这个机制是我们中国的优势,也是国家制度能够控制传染病非常好的一套体制或者机制。
李兰娟,女,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省科协主席,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李兰娟院士在《从微生态角度审视感染》一文中写到: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领域发生了许多多年未见的重大事件,SARS、禽流感接踵而至,艾滋病及HIV感染病例持续增多。(近期又发生了武汉冠状病毒肺炎传播。)临床研究时发现,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因此李院士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防治肝病重症化的新思路。提出了“从纯粹杀菌,转向促菌,以及杀菌的同时也要促菌,才是感染微生态学治疗的新观念”。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微生态失调、耐药性的产生日益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严峻形势下,感染微生态学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从微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
即选择性地促菌,使失调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拮抗干预外袭细菌;同时增强对外袭细菌的抵抗能力,实现对有害细菌种群的控制,以减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地易位,控制、减少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手段。这样才能抵抗类似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这样的传染疾病。
李院士建议1.应对传染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延缓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形成。此外,感染微生态学理论又给合理应用抗生素赋予了新的要求:保护原籍菌群;保持正常微生物群形成的生物屏障;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防止定植抗力的下降;防止肠道耐药菌的形成与过度生长;减少由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李院士建议2.应对传染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目前已经明确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为人体有益生理菌。补充益生菌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道菌膜屏障;提高肠道定植抗力;抑制潜在致病菌过度生长;促进肠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及潘氏细胞分泌SIgA;调节全身免疫功能等。李院长建议3.应对传染性疾病,抗生素与微生态调节剂可以联合应用。在临床上,大部分伴有感染的危重病人必须使用抗生素,而广谱抗生素必然会影响到微生态活菌制剂,并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体微生态系统平衡的紊乱。这似乎制约了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但是,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结果看,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对某些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Wullt.M等在治疗肠道难辨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发现,甲硝唑联用植物乳杆菌治疗方案的效果优于单用甲硝唑,且没有发现副作用。HamiltonMille在统计分析了7个已经发表的协同使用益生菌和抗生素的体内实验后发现,有两组实验Hp感染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另有四组实验显示副作用明显下降。
李兰娟院士指出: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认识到耐药细菌所产生的危害,建议用微生物干预治疗(MIT)或联合非病原菌辅助治疗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目前,益生菌在体外、动物以及人体防治感染实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Gibson等实验表明,各种双歧杆菌能产生对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弯曲菌、志贺菌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的物质。JeffreyHoward和GregorReid第一次在实验外科伤口中使用植物乳杆菌活菌来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并在一系列实验中证实,植物乳杆菌至少能部分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于聚苯乙烯表面。最近德国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在同基因骨髓移植前,预先服用益生菌,不仅能改善动物的存活率和减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而且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至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益生菌在防治肠道疾病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欧洲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用乳杆菌(LGG)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其病程及住院时间均缩短;另外,该株细菌还可预防营养不良,特别是配方喂养儿的腹泻。双歧杆菌(B.breve)则能通过促进sIgA的产生,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益生菌还在防治幽门螺杆菌(Hp)胃炎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智利的一项随机对照双盲临床实验表明:名无症状、但经~(13)C尿素呼气实验证实为Hp感染的儿童,连续服用4周Lacto-bacillusjohnsonniLa1后,呼气峰值呈明显下降,认为其在治疗Hp感染有一定的疗效。除了防治胃肠道疾病以外,Reid等早在7年首次报道,口服益生菌Lacto-bacillusGR1和RC-14可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泌尿道感染)。最近实验还发现,用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定植泌尿道,可以预防一部分革兰氏阳性、阴性和真菌的感染。今后要对选择益生菌以及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活菌进入肠道并起到相应作用,做进一步探索。对这些菌株在肠道中怎样杀灭和抑制病原菌、如何阻断病原菌致病过程和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的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乳果糖、乳梨醇、菊糖等制剂,是一种能选择性地促进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从而促进宿主健康的非消化性功能低聚糖。通过选择性地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以提高定植抗力,并借止抑制潜在致病菌生长及其有害代谢物的产生,以减少内毒素的产生。比如,服用低聚果糖后,能减少动物肠道伤寒沙门氏菌属的排泄。如前所述,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道菌膜屏障;提高肠道定植抗力;抑制潜在致病菌过度生长;促进肠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及潘氏细胞分泌SIgA;调节全身免疫功能等。
(下面科普一下肠道知识)人体的肠道约7~9米长,肠道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环形皱襞。粘膜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肠绒毛。环形皱襞及肠绒毛全部展开,会使小肠表面积扩大倍,肠粘膜面积大约~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展开的肠粘膜面积远远大于人体体表皮肤面积,而只要有粘膜的地方,就会有淋巴组织。肠道因为粘膜表面积最大,接触最多的外来细菌,所以淋巴组织最发达,集结了人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前仆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而在这其中,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所以可以被称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因此这几个方面来看,肠道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即: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人体70%的免疫球蛋白IgA在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肠道消化道有关。
“益生菌免疫激活疗法”,是通过口服功能性益生菌和益生元,平衡免疫系统,达到改善过敏及自体免疫、提升NK细胞的灭菌能力、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还有防癌抗癌等功能。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当中,除了按时卫健委提出的措施外,建议按照李兰娟院士的建议和理论,增大剂量服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尤其是正在服用抗生素的患者。按照李兰娟院士的“从纯粹杀菌,转行促菌,以及杀菌的同时也要促菌,才是感染微生态学治疗的新观念”指导思想,“益生菌免疫激活疗法”,是通过口服功能性益生菌和益生元,平衡免疫系统,达到改善过敏及自体免疫、提升NK细胞的灭菌能力、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还有防癌抗癌等功能。积极调动起来身体内部的抗病潜力。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了。肠道免疫力——才是世上最好的医生!
转载文章
新加坡DeSlim益生菌·纤维
新加坡DeSlim益生菌·纤维富含益生菌(长双歧杆菌)、益生元(菊粉)与膳食纤维(蔬果粉),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体内毒素,促进肠道蠕动,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营养素,具有软化大便、保护肠道的作用;益生元具有促进益生菌繁殖,调节肠道健康的作用。
新加坡DeSlim益生菌·纤维
益生致美
只为生命只为美
(知识源于网络,著作权属作者)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