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它是由鸽蛔虫引起的。鸽蛔虫属线虫纲蛔虫目,是鸽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虫体淡黄白色,粗线条状,长度在2~7厘米。成熟的雌虫体内充满虫卵,虫卵呈椭圆形,深黑色,壳厚而光滑,对寒冷和化学消毒药物抵抗力很强,但经阳光照射1~2小时、沸水处理或堆积发酵均会死亡。

1简介:

鸽蛔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在小肠内产虫卵,虫卵随信鸽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有氧的、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10~12天发育成有感染能力的虫卵。信鸽吃了这种虫卵后,幼虫在腺胃和肌胃内脱壳而出,在肠道中经4次蜕皮后逐渐发育成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寄生在肠道内的鸽蛔虫除了与信鸽争夺大量的营养成分外,还会分泌毒素进入血液影响信鸽的消化功能,造成信鸽营养不良,飞翔能力下降。据有关资料记载,每条成虫能产上千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可通过人的鞋底、用具、食料、保健砂、饮水等方式,再进入信鸽肠道,由此反复循环。

2症状:

鸽蛔虫可感染各种年龄的信鸽,临床症状的轻重与信鸽感染蛔虫的数量有关。轻度感染的信鸽兴奋性降低,飞翔时间短,易疲劳,食欲尚好,但肌肉发育不良,喜欢啄羽毛和异物。重度感染的信鸽体重下降,黏膜苍白,羽毛生长不良,有时粪便带血甚至带有蛔虫成虫。其中幼鸽极易感染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常呆立不动,羽毛松乱,精神沉郁。严重感染的信鸽则便秘和下痢交替进行,粪便里偶见红色血液,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歪脖扭头,间断性抽搐,最后逐渐衰竭死亡。通过病理剖检可见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增厚,甚至见到大量蛔虫。日常饲养的信鸽体内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实验室做粪便镜检。

3检查:

(1)直接涂片检查法: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几滴甘油与水的等量混合液,再用牙签或火柴棍挑取少量粪便加入其中,混匀,夹去较大的或过多的粪渣,使玻片上留有一层均匀的粪液。对其浓度的要求是,将此玻片放在报纸上能透过粪便液膜模糊地辨认出其下的字迹为宜,随后在粪膜上加盖玻片,并置显微镜下检查。此法简便和常用。但因被检粪便数量少,检出率较低。

(2)漂浮法:取粪便10克加饱和食盐水毫升,混合,滤入烧杯中,静置40~45分钟后虫卵则上浮,用一直径5~10毫米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以沾取表面液膜,抖落于载玻片,加盖玻片后置显微镜下检查。

(1)哌哔嗪(驱蛔灵):每次每只喂服半片或按每公斤体重喂服~毫克,连用2天,在驱虫的同时,还应在次日清除粪便。

(2)盐酸左旋咪唑:驱虫效果最可靠,每次每只喂服半片(每片25毫克)或每公斤体重喂服25毫克,晚上喂服。轻者1次,重者2次。幼鸽群平均3个月驱虫1次;信鸽群在开赛前驱虫1次,赛季结束封棚饲养时驱虫1次。

(3)四咪唑(驱虫净):按每公斤体重40~50毫克的剂量喂服。

(4)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按每公斤体重喂服10~20毫克,早晨空腹口服,也可拌于当天三分之一的饲料中食用。

(5)0.1%敌百虫消毒液:驱虫后第二天及时清除粪便,用0.1%敌百虫溶液消毒鸽舍并及时给信鸽补充维生素A。一次驱虫不一定彻底驱净,最好隔1周再驱1次。在驱虫后还应增加饲料营养,多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AD3粉),补充鱼肝油,尽快医治肠道创伤,以促进损伤的肠黏膜的修复再生。

4预防:

预防本病主要是应搞好鸽舍平时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给鸽群定期驱虫,以便杜绝该病的发生。尤其要及时清除粪便,每3天清粪一次,清除粪便后要集中发酵处理,并尽量避免信鸽与粪便的接触,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鸽舍、料槽以及饮水器等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每年进行2次定期驱虫。幼鸽在2~3月龄左右进行第一次驱虫,第二次在比赛前半个月。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信鸽的抵抗力。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vpuw.com//mjccby/771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